以后去海滄,又多了一條通道可以走啦!今年6月,廈門第二西通道“可研”報告獲國家發改委批復,本月14日,國家發改委在官網上公開《關于廈門第二西通道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文件同意采用隧道建設方案建設廈門第二西通道。
廈門第二西通道,是連接廈門海滄區和本島的一條通道,由于海滄大橋為“第一西通道”,因此其成為“第二”。建設這條通道,是市委、市政府緩解廈門島西部交通進出壓力的重要舉措,該工程也是我市“兩環八射”快速路網系統、海西城市聯絡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批復,廈門第二西通道路線起自海滄大道和馬青路交叉口東側,通過海滄端接線工程接擬建的海滄疏港快速路,在象嶼碼頭附近以隧道穿越廈門灣西海域及島內興湖路,止于廈門石鼓山互通立交東,通過廈門島端接線工程接成功大道、枋鐘路,全長約7.1公里,其中,隧道長約6335米。
第二西通道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采用8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31.5米,隧道凈寬2×13.75米。全線在興湖路設置1處地下互通式立交。
項目估算總投資為57.05億元(靜態投資52.84億元),其中,國家安排中央專項建設基金(車購稅)4.13億元、廈門市安排財政性資金12.99億元,共計17.12億元作為項目資本金,約占總投資的30%。
記者了解到,自批復以來,廈門第二西通道各項工作正有條不紊加快推進。記者從路橋工程公司獲悉,目前正在全力以赴進行報批手續,并同步開展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截至目前,工程初步設計已通過省交通廳預審,即將上報交通部審批,力爭年底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