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魚。
“胡須”是覓食利器
山羊魚的下頜長有一對肉質狀長須,這兩條“胡須”是山羊魚的“探測器”——山羊魚分布于暖水和熱帶海區的淺水水域,棲于礁石間或泥、沙底上,而這兩條“胡須”就是用來搜尋小蝦、小貝殼、浮游生物等食物的,不用的時候就會收到喉溝中,把“胡須”藏起來。
下巴長著兩條又粗又長的“胡須”,看起來就像山羊一樣,這樣的魚你見過嗎?為迎接羊年春節,廈門海底世界很應景地從美國引進了60條山羊魚,2月15日起市民游客可在海底世界海洋館主題特展區看到它們的身影。這也是它們首次在廈亮相。
山羊魚俗稱“秋姑”,最大體長可達60厘米,它們的下頜長有一對肉質狀長須,看過去就像山羊一樣。海底世界工作人員介紹,山羊魚在歐美是常見的經濟魚類,但在國內很稀少。此次引進的山羊魚有三種,分別是雙色山羊魚、縱帶山羊魚和紅背山羊魚,它們將和其他7種小伙伴鱷魚恐龍王、線翎電鰻、長刺海膽、珍珠魟、大肚海馬、獅子魚以及槍吻海龍一起亮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