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
考官在這兒
科目三考試系統會根據考生的完成情況自動打分。還有考官坐鎮后臺,對電腦無法評判的項目打分。
“考生”在這兒
車上沒有考官,副座是安全員,只保證安全,不能說話,否則判作弊。
車上裝有智能考試系統,考生要根據語音提示進行操作。
人工加“智能”
現場畫面實時監控
在科目三的考試監控大屏幕前,也處處顯示出和以前的不同。后溪駕考基地的科目三考試,在全省首先實現電子化,也是第一個使用監管系統的——所有的考試錄音錄像實時上傳到公安部的監管系統里,而非事后上傳。鄭如海介紹,科目三考試有十幾個項目,每個項目都要去考,要根據語音提示操作,系統會根據考生的完成情況打分。
透過大屏幕可以看到,每個考生的副駕駛席上都有一個穿熒光服的人,鄭如海介紹,現在車上沒有考官,副座是安全員,“是保證安全的,不能說話,否則就是作弊”。鄭如海剛說完,就有體驗者從屏幕上看到,有一個安全員說話了,隨即屏幕顯示,該考生作弊,考試中止——每輛車上都會有語音監聽,一旦后臺考官發現,就會進行處理。原來,除了系統這個“考官”,還有考官坐鎮后臺,對一些電腦無法評判的項目打分,比如是否按要求左右觀察、是否壓線等。
多虧了這個電子化系統,否則考試培訓科的民警根本忙不過來??荚嚺嘤柨撇炭崎L介紹,整個科室只有9名民警,除去自己以外,負責科目三的有5人,其中3人在監控室后臺評判,2人在路面上維持秩序,而負責科目二的只有3人,分在3個考場。只有9名民警,但是駕考基地每天要迎來超過2000名考生。“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一次考過,這樣我們的工作量會小一些。”蔡科長這樣說。
體驗
開車壞習慣
“考試”被扣分
體驗市民說電子化監考二十世紀比80、90年代人工監考更嚴格,而且規避了作弊。(資料圖)
市民也重新上考場過了把癮。市民許青隊體驗了科目二的側方停車,在他“考試”的時候,其他體驗者就在監控室觀察,當了一把“考官”。許青隊表示他很緊張,“我是13年前考的,跟現在不一樣,平時開車有倒車雷達,考試純粹靠后視鏡,有點不習慣”。
許青隊的“考試”結果并不理想。“起步沒打燈”、“轉向也沒打燈”、“壓線了”……臨時“考官”紛紛指出許青隊的問題,不少人表示對考試有了更深體會。17歲的張嫻婧打算18歲后就報名,這次算是“預習”。看了許青隊“考試”后,她也有收獲,“考試時就知道這些要注意了”。
更多人體驗了科目三考試,各種以前沒有的考試項目,讓老手們手忙腳亂。“像經過學校路段、車輛交匯之類的項目,以前都沒有。”從體驗車上下來,體驗者朱學權告訴記者,他是1995年考的駕照,那時候考試跟現在不一樣,“而且現在電子化很嚴格,很客觀,沒做到位就直接扣分,這個模式非常好,減少了作弊的可能”。
而讓體驗者體會最深的,就是一些平時的壞習慣在考試中體現出來,比如掛空擋滑行,因為這個問題,許多老手被系統扣了100分。體驗者郭校紅說:“以前聽人家講掛空擋比較省油,經過這次體驗,以后就不會這樣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