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龍人古琴藝術節昨天下午拉開序幕
■“琴頌詩經”文化講座闡述四千年古琴文化
人物名片
楊青,著名古琴家,音樂教育家,國際中國音樂家聯合會副主席,國際古琴學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中國琴會副會長、秘書長,中國音協民族器樂學會副會長,龍人古琴研究院導師。
昨天下午,由著名古琴家楊青主講的“琴頌詩經”文化講座在廈門市圖書館舉辦,拉開了2014龍人古琴藝術節的序幕。楊青說:“古琴是流傳四千年的傳統文化,掛起來是一幅畫,彈起來是一首歌,我們可以將古琴生活化。”
古琴入門簡單 學三天可達技術四級
楊青說,古琴生存了四千余年,生存力很頑強。因為古琴的技術簡單,所以很多歷史名人都彈得很好。楊青介紹,伯牙、孔明、李白、白居易、蘇東坡等都彈古琴。
楊青認為,現在很多人的文化認知等都超過專業演奏的人士,只要通過短暫的學習,就可以掌握琴藝。“我辦過多期培訓班,只要三天,每天學習六個小時,連琴譜都不識的人,都可以達到技術四級。龍人古琴研究院與廈大、華大、藝校等眾多學校合作設立的古琴課堂,學生練琴之外,再輔以經典的國學課程,很快就能領略到古琴的精髓。”
楊青說,鼓浪嶼是鋼琴之島,鋼的拼音是gang,古的拼音是gu,可以雙g結合。“鋼琴豐富華美,古琴深邃幽遠,兩者相輔相成。有了鋼琴基礎的人學彈古琴,可以提升藝術文化素養;而彈古琴的人學習鋼琴,也能拓寬視野,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壽命可超千年 收藏一張琴傳承30代
有人認為,古琴的價格較高,但楊青覺得并不昂貴。首先,一張好琴從選材到成品,需經數百道工序,歷時三年以上,純手工制作,具有極高的工藝鑒賞價值。再者,古琴具有收藏價值。好的古琴,壽命可達1000年以上,而且年年增值。“花一萬多買一張古琴,可以傳承家里30代人。”
歷史悠久的古琴如何與現代土壤融合?楊青出版了《古琴彈奏經典三十首》,流行影視歌曲都可以用古琴彈奏。“我在網上看到一些年輕人說,要是能彈《菊花臺》《滄海一聲笑》就會喜歡古琴,為什么不能彈呢?”他舉例說,有一回給孩子彈古琴經典名曲,孩子們都沒有興趣,后來改為彈電影插曲《小燕子》,孩子們立即圍過來邊聽邊唱。
楊青指出,現代社會很喧囂,很浮躁很鬧。“古琴屬于寧靜的音樂藝術,就是我們心中向往的慢生活、靜生活。現代社會需要的是靜慢,需要思索的時間和空間,古琴可以幫助找到寧靜和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