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
■歷時近3個月,吸引數萬名師生參與
■4項論壇活動、13個比賽項目和11場展演活動輪番登場
■1655人參加各項論壇和比賽項目,共評選出296個單項獎,18個優秀組織獎
■呈現5大特點:主題突出、內容豐富、參與廣泛、水準較高、影響力大
舞蹈《情系潯江灣》婀娜多情,歌伴舞《南音舞韻》雍容大氣,詩朗誦《輕吟集美弦歌》靈動歡快……1月11日晚,在首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閉幕式暨頒獎晚會上,這些由集美學校師生創作、演出的獲獎作品,在集美福南堂集中亮相,為這場歷時近3個月的集美學村“文藝嘉年華”畫上精彩而圓滿的句號。
“印象·人文集美”攝影作品展獲獎作品 《端午賽龍舟》。(潘藝超攝)
“唱響青春”校園歌手大獎賽。
集美大學舉辦首屆航海文化節。
“水燈節”上的泰國民俗表演。
祖籍集美的著名詩人汪國真特地為學村文化節創作詩詞《臨江仙·集美》。
廈門理工學院原創話劇 《陪樓》劇照。
集美區中小學生舞蹈曲藝校園劇小品比賽。
歷時3個月
30多個活動輪番上演
“離去更覺集美好,濤聲尤勝蟬聲……”在去年10月23日晚舉行的首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開幕式上,著名詩人汪國真意外現身并朗誦一首專門為家鄉創作的詩歌《臨江仙·集美》,讓大家記憶猶新。
首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從開幕到閉幕歷時近3個月,藝術節以“弘揚嘉庚精神,建設人文集美”為主題,先后組織了4項論壇活動、13個比賽項目和11場展演活動,以及開幕式、閉幕式和頒獎晚會,各項活動數量達到30余項。其中,4項論壇活動圍繞學村文化傳承發展與品牌建設、嘉庚精神與大學生成長、弘揚航海文化與增強海洋意識、集美航海教育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等進行深入研討,豐富拓展了學村文化的內涵和外延;13個比賽項目涵蓋了文學、音樂、舞蹈、攝影、微電影以及朗誦、主持、導游等門類,集中展示了轄區學校的整體文藝水平;11場展演活動充分彰顯了學村文化的深厚底蘊。
數萬師生參加
覆蓋集美所有大中專院校及中小學
此次藝術節還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集美學村“文藝大聯歡”,由集美區政府主辦,集美校委會和轄區12所大中專院校參與聯辦,集美區委宣傳部、區教育局、區文體廣電出版旅游局、共青團集美區委、區文聯、各院校相關部門承辦,是集美區首次舉辦覆蓋轄區所有大中專院校及中小學的大型文化藝術活動,部分比賽和活動還邀請了廈門大學、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師生參與。
通過組委會的大力宣傳和廣泛發動,各學校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僅各項論壇和比賽項目的參與人數就達1655人,共評選出296個單項獎,18個優秀組織獎,轄區數萬名師生觀看和參加了各項系列活動。為了提升比賽的規格和層次,福建省音樂家協會以及廈門市作家協會、美術家協會、音樂家協會、舞蹈家協會、電影家協會等文藝家協會參與了部分賽事的主承辦,尤其是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參與主辦的“唱響青春”校園歌手大獎賽,填補了集美區在舉辦省級音樂賽事上的空白。
彰顯學村文化魅力
為“人文集美”添彩
去年是陳嘉庚先生誕辰140周年。由嘉庚先生親手創辦的集美學校經過百年發展,已經發展成為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乃至大中專院校的大型文教區,現在集美轄區光是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就有14家,在校高校師生超過10萬人。
“本屆學村文化藝術節主題突出、內容豐富、參與廣泛、水準較高、影響力大,既為展示學村師生青春風采和精神風貌搭建了一個大舞臺,也是對轄區高校師生文化藝術成果和水平的一次大檢閱,更彰顯了集美學村百年積淀的厚重文化和精神內涵。”在閉幕式上,藝術節組委會常務副主任、集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賴朝暉說,當前,集美區正大力實施人文集美發展戰略,努力建設美麗廈門示范區,包括嘉庚精神、華僑文化、閩南文化、學村文化的“一精神三文化”作為人文集美的內涵被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此次藝術節的成功舉辦,在擴大學村文化影響,推動集美文化繁榮,建設人文集美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