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福”文化傳承創新發展,讓廣大群眾在歡度元宵佳節的同時感受福文化、樂享福文化、拓展福文化,日前,“樂享福文化 斗陣鬧元宵”海滄區2023年“我們的節日·元宵”主題活動在廈門市海滄街道海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圓滿舉辦。
此次活動分為元宵游園和元宵游行兩大版塊,大家相聚在百年古厝里,共度元宵佳節,熱鬧非凡。
元宵游園熱鬧非凡 湯圓送福
正月十五吃湯圓,是中國由來已久的習俗,湯圓即“元宵”,它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活動邀請民間手藝人現場制作、烹飪閩南傳統紅糖湯圓,志愿者和現場群眾也參與其中。
大家分組合作,熱熱鬧鬧地做著湯圓,將美好的祝愿包進湯圓里。制成的湯圓一部分供現場群眾品嘗,另一部分打包好,送到社區困難群眾家中,慰問關心困難群眾。一份份湯圓,溫暖的不僅僅是他們的胃,也通過這份關懷,溫暖了大家的心。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故也稱燈節。海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提前備好空白花燈,現場邀請專業繪畫老師描邊,讓群眾涂上顏色,待夜晚來臨點亮花燈,滿場五光十色、耀眼奪目。
居住在海滄社區的林女士帶兒子來做花燈,“今天雖然下雨,但是現場很熱鬧,孩子說做花燈是最好玩的,看著自己手工做出來的花燈感覺成就感滿滿!”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民俗文娛活動形式。現場設置了燈謎墻,既可作為一處拍照打卡點,群眾又可猜燈謎,答中者還可獲得小禮品。現場燈謎種類繁多,涵蓋生活常識、科普知識、文化知識等方面,既有娛樂性,又兼具知識性。大家紛紛駐足燈謎處,開動腦筋猜燈謎,七嘴八舌一起討論著,現場氣氛非常熱烈。
非遺文化延綿傳承 油炬繞境蜈蚣送福
海滄社區的元宵游行也請來了海滄的傳統非遺文化——蜈蚣閣。待游行開始后,眾人抬起蜈蚣閣,配合舞獅于村道中穿行,把元宵佳節的美好祝福送到家家戶戶。
獅子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吉祥的寓意,舞獅也廣受群眾歡迎。專業舞獅隊伍伴著百足“蜈蚣閣”一起從蓮塘別墅出發,游行鬧元宵。尤其是采青送福,獅子吐出的“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條幅,瞬間點燃了全場氣氛。浩浩蕩蕩的民俗巡游也讓群眾感受到閩南民俗文化底蘊。
夜幕降臨,海滄社區漫天華彩、鑼鼓喧天。踏著腰鼓隊喜慶的節奏,上千村民手持三米見長的油炬、燈籠傾巢而出。夜空下,一條游龍在滄江古鎮浩浩蕩蕩前行。圍觀群眾紛紛參與到繞境隊伍中,體驗這一傳統習俗。
海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還特意將閩南傳統糕點送至困難家庭、文明家庭等家庭中。文化年貨送到家,移風易俗迎新春,實踐站在送去元宵佳節祝福的同時,還進行文明創建宣傳,提高了群眾的文明素養,形成健康文明的村居風尚。
“今天這場元宵活動真的很有趣味,有吃有玩,猜燈謎、做湯圓,還有許久未見的油炬繞境……”海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張楠表示,看到這么多熱鬧場景的同時,通過志愿服務親身參與其中,感覺很有意義。
此次活動由海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海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指導,海滄區委文明辦、海滄區愛心辦主辦。(記者 盧超穎 通訊員 張賢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