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最美的海岸線———廈門環島路上,三五好友騎著觀光自行車觀光,享受天風海濤,好不愜意,可如今,這樣的畫面已漸漸遠去。
昨日,導報記者調查發現,由于便利程度被共享單車秒殺,押金、價格又沒有私人車行來得靈活,廈門環島路觀光自行車使用率一落千丈,與高峰時期相比不足十分之一,千余輛終日在鐵柵欄圍起來的車庫里曬太陽。
好慘淡
觀光自行車幾成“僵尸車”
嶄新的白色車棚,藍色的站點名稱,綠色的自行車標志……觀光自行車曾經是環島路上一處靚麗風景線。然而,幾乎是一夜之間,觀光自行車“風光不再”了。
喜歡飯后運動的小曹,總會在傍晚時間去環島路騎車,從椰風寨騎到音樂廣場,微風中享受一個人的時光。不過,細心的他最近發現,原來隨處可見的觀光自行車不受待見了,常常幾公里都見不到一輛。“從會展中心騎車至廈大白城,全程一共只看到11輛觀光自行車,可共享單車有幾百輛。”
事實也是如此,昨日下午4點半,導報記者來到亞洲海灣酒店附近的一個觀光自行車站點里,看到這里擺放著100多輛觀光自行車,布滿灰塵的車輛和用膠布粘住的鎖車柱顯示,好像很久沒動過了。“現在租用觀光自行車的確實少了很多。”站點附近的一位保安告訴導報記者,觀光自行車投用兩年多了,曾有段時間很火,遇上節假日租車還要排隊呢,可是現在一天也就能租幾輛。“以前觀光自行車火爆時,高峰時期一天能租100多輛,現在每天的營業額不足那時的1/10。”廈門觀音山旅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坦承。
晚上7點,導報記者再次來到椰風寨,在機動車無法進入的道路上,跑步的、騎車的、走路的熱鬧非凡,從椰風寨到塔頭將近4公里的路上,沒有見到一輛觀光自行車,但騎摩拜、小黃車、小白車的卻隨處可見。
比價格
比共享單車要貴出幾十倍
曾經很受歡迎的觀光自行車,為何現在不受待見了?在小曹看來,原因還在于觀光自行車自身的問題,相比較共享單車,幾乎沒有優勢。
在音樂廣場的觀光自行車站點,工作人員向導報記者詳細介紹了租用手續:拿雙人自行車來說,可以出示身份證的游客,押金200元,預交100元,由工作人員打開車鎖,游客騎走車輛。如果不能出示身份證,則需要400元押金和100元預交金。待游客在環島路8個站點之一還車后,工作人員返還押金,并扣除費用。車費為每小時30元,超過一小時后每半小時5元。“這樣的操作太繁瑣了,我來環島路鍛煉身體,還要帶身份證?”小曹直言,只要下個摩拜APP,幾秒就能開鎖,其他共享單車則可以在支付寶APP中解鎖,根本不用費事。同時,共享單車隨時騎、隨處還,完全不受站點影響。
除了手續不便捷,價格也是一個“致命”的因素。
據了解,共享單車中,摩拜單車押金最高才299元,其他品牌在支付寶有端口,如果芝麻信用夠高,連押金都不要;同時,大多數共享單車的費用是每小時1元,如果撿到了“紅包車”,騎車不要錢還能賺錢。相比之下,觀光自行車比共享單車貴出了幾十倍。
比服務
私人車行更方便更劃算
除了共享單車外,導報記者發現,環島路上一些私人車行推出的親子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也擠壓了觀光自行車的市場份額。
從安徽來廈門旅游的蔡小姐姐妹倆,昨天就租了一輛電動車,在環島路上看著大海的她們,興奮地叫喊著。“電動車騎起來不費事,價格和觀光自行車差不多,我們兩姐妹一輛車剛剛好。”蔡小姐說,電動車押金200元,費用為40元/小時,方便還不貴。
在音樂廣場,導報記者找到了這個私人車行,老板坦言,有一大一小兩個車座和把手的親子自行車很受歡迎,價格是20元/小時;北方來的游客則青睞電動車,一小時40元,兩小時可以算便宜點,70元就行。至于押金,電動車和自行車都要,但如果沒帶那么多錢,少一點也行。
此外,在網絡上,不少人吐槽觀光自行車“騎起來太費勁”,騎行體驗感不好;另有一些人則認為,觀光自行車站點夏季早上8點到晚上9點、冬季早上9點到晚上8點的上班時間,也限制了它的靈活性。
好無奈
觀光自行車何去何從?
事實上,環島路的觀光自行車,確實曾經為來廈游客提供便利,帶來驚喜。
據了解,為方便市民和游客,2014年年底,環島路沿線建設了8個正規的觀光自行車站點,1500輛觀光自行車正式上崗。它們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結算,每個站點采用先進的智能化管理系統,在沿線任意一個觀光自行車站點都能還車,不必再回到“原點”。
“共享單車對觀光自行車的沖擊確實非常大,可是我們也很無奈。”觀音山旅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人員表示,觀光自行車由政府規劃,不能任意擺放,報修、調度都有專門的管理制度,相比較可隨處停放的共享單車,確實少了一些靈活性,但規范的管理難道有錯嗎?
對于那些私人車行,上述工作人員表示,觀光自行車會定期檢查,站點也會為游客提供藥箱等簡單急救的設施,而這些是私人車行做不到的,只貪圖便宜選擇私人車行是不明智的。
但是,不管怎樣的解釋,終究改變不了游客“移情別戀”的現實。如今,1500輛觀光自行車成了擺設,8個自行車站點成了雞肋,環島路觀光自行車該何去何從,成了無解的難題。(海峽導報記者孫春燕/文常海軍/圖)
原標題:比拼不過共享單車和私人車行 廈門觀光自行車“風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