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一名伴娘,婚禮狂飲白酒致死,近日,相關視頻在朋友圈瘋傳。中秋節來臨,又遇上臺風,團圓之時免不了喝酒,友情提醒,天氣泡湯切忌泡黃湯。
據海南當地公安調查,這名伴娘系酒精中毒,導致嘔吐物堵塞呼吸道窒息身亡。為什么有的人喝完酒好好的,有的人卻付出了生命?怎么喝酒更安全,如何照顧醉酒的人?導報記者調查過喝酒致死的報道、案例,找出一些規律。
樂極生悲有希望升職的小伙喝沒了
“喝酒出人命,在急診室工作過兩年以上的醫生基本都遇到過。”廈門市中醫院急診科的一位當班醫生說,年初的一起醉酒事件讓他印象深刻。
今年2月,深夜1點,急診室擁進了一堆人,七手八腳地抬著一個人,而那個人已經沒有了動靜。經過醫生的檢查,患者是喝醉嘔吐時,因嘔吐物嗆到呼吸道導致窒息,沒有了呼吸心跳。當聽到醫生宣布患者死亡,送他來的那些人都紅了眼眶。
據說這是一場企業的年終聚會,死者剛過30歲,在一次競聘中,殺入重圍獲得一個重要職位,只等升遷的正式通知。聚會上,兩瓶白酒都被他喝光了。
醫生說,逢年過節,喝多的人就明顯增多,近段時間因中秋前的博餅聚會多,中醫院的急診部僅一周就接收了20多個酒精中毒的患者。廈門市急救中心120指揮辦公室的數據顯示,進入9月之后,僅半個月就超30例醉酒患者。
一般,晚上9點左右是一個酒醉的高峰期,凌晨12點過后還有一個高峰期,去宵夜續攤或者從酒吧里送來的。等正式放假,中午也有喝多送進醫院的。
喝出官司喝死了,四種情況酒友要擔責
喝酒勸酒、灌酒,沒有把酒友送回家等,一旦出了事,這樣的“隊友”要擔責。
多年前導報曾報道,一名23歲的小伙子小魏,和四名好朋友聚餐,在宿舍里一共喝了兩瓶54度的老白干、一瓶45度的瀘州老窖,小魏一人喝了一瓶白酒。
第二天早上,小魏被發現死亡。小魏的父母一怒之下,將這四名朋友告上法庭,集美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四名酒友對小魏的死亡負有10%的輕微過錯。
共同飲酒,有四種情況要擔責。一是強迫性勸酒,如故意灌酒、用話要挾、刺激對方喝酒,或者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二是明知對方不能喝酒,如明知對方的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三是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經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己的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四是酒后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醫務室
照顧醉酒者有技巧警惕平躺嘔吐窒息
酒后猝死,最常見的是因嘔吐物堵塞氣管導致窒息而死。海南的伴娘,嘔吐物堵塞呼吸道窒息身亡;今年2月份,即將升職的小伙子,也是嘔吐物堵塞窒息死亡。
有些人醉酒后,平躺熟睡,還邊嘔吐。醫生介紹,照顧醉酒者,身邊人應幫助清潔口腔,后將他的頭側向一邊。入睡時,口腔內的食物或者嘔吐物如果沒有清潔干凈,容易出現誤吸導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如果醉酒者在臥床休息后,還有脈搏加快、呼吸減慢、皮膚濕冷、煩躁的現象,則應馬上送醫院救治。發生嚴重的急性酒精中毒時,會出現煩躁、昏睡、脫水、抽搐、休克、呼吸微弱等癥狀,應從速送醫院急救。
此外,喝高的人,酒后愛冒險,比如爬高、涉水、開車、騎車等。這些又是極度危險的舉動,一定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