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筼筜湖上飛翔的鸕鶿。
在蔡塘休息的燕子。
空中鸕鶿。
近來,廈門市民觀賞到不少鳥兒的“群英會”。這是鳥界三四月份特有的“節目”——它們有的要離開,有的剛返廈,在遷徙前后都要一起行動。
它們要離開:鸕鶿空中“聚會”
鳥兒成群結隊從空中飛過,目測有上千只,近日,不少市民都用手機捕捉到了這種畫面:20日17時左右,小陳在湖里區鰲山路附近工地看到上千只黑色鳥兒從廈門大橋往集美大橋方向(自西向東)飛去。大概一星期前,市民陳先生在高崎機場路口看到了同樣蔚為壯觀的場景。網友“@那年我還大二”在微博曬出19日下午在廈門大橋拍到的鳥兒集群過境圖。
市觀鳥協會資深會員凌飛鶴告訴記者,這些鳥兒是鸕鶿,棲息地在金門,白天在廈門附近海域、園博苑、筼筜湖、大嶝島等地覓食,晚上回金門過夜。鸕鶿是冬候鳥,9月-10月來廈門過冬,4月往華北或青海湖等地“避暑”,3月則是它們集群的時節,“快走了,這段時間它們每天晚上在金門集合,‘商討’遷徙大計。”
凌飛鶴說,鸕鶿要去北方“成家立業”,9月會帶著小寶寶重返廈門。
它們剛返廈:燕子蔡塘“聊天”
上千只燕子在電線上“聊天”,嘰嘰喳喳十分熱鬧。18日,這有趣的一幕發生在蔡塘中路。
當天20時,記者在蔡塘中路看到,上千只燕子占領了5條電線,形成20多米長的5支隊伍。突然,旁邊店家傳來一聲較大聲響,燕子不約而同地撲騰飛起,像是天空中下起了“雪”。許多市民駐足觀看,拍攝燕子“起舞”的視頻。居民熊先生告訴記者,這群嬌客是當天19時突然出現的。
市觀鳥協會秘書長陳志鴻說,燕子遷徙到一個地方后,喜歡集群到電線上休息。這些燕子可能是當天剛遷徙到廈門,因白天下雨,它們就在夜幕降臨后集體飛到電線上休息。蔡塘中路的電線低矮密集,也是吸引燕子前來“聚會”的原因。
(報料人:熊先生報料費:40元)
【小貼士】
哪些鳥兒要走
哪些鳥兒會來
春天到了,有鳥兒來,也有鳥兒離開。本地資深觀鳥達人朱敬恩介紹,鸕鶿、大白鷺、蒼鷺、黑嘴鷗、白腹鶇、綠翅鴨、北灰鹟、黑喉石鵖、紅脅藍尾鴝、白眉鹀等鳥類將要離開廈門,飛往北方。與此同時,栗喉蜂虎、黑枕燕鷗、白額燕鷗、黑卷尾、噪鵑等鳥類將來廈門“過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