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啦!”昨日是廈門中小學學生注冊的日子。尤其是一年級新生,他們有點緊張,有些好奇,但更多的是雀躍,背著嶄新的書包,走進新校園……
也因為是報到日,昨日廈門早高峰時段,不少道路發生滯留、緩行,學校周邊路段甚至出現擁堵。
昨日上午,蓮花小學的學生紛紛到校報到。
不少商家在學校周邊搶商機。
而一些學校周邊,還有不少商家“相機而動”,他們有的散發培訓機構傳單,有的舉著某某托管中心的廣告牌,最多的是賣文具用品的小攤點。
一年級新生 得先學規矩
排座位、喊口號、記校名、認老師、練坐姿……這是一年級新生的“第一課”。
昨日上午,在湖明小學,除了一年級新生之外,其他學生領完新書后就可以回家了。而一年級新生昨日下午還得到學校接受正式開學前的培訓。
“參觀校園,學習課堂坐姿、做眼保健操、餐桌禮儀等基本技能。”實驗小學的吳旗妹老師說,每所學校都會給新生進行“幼小銜接”訓練,他們學?;巳齻€半天的時間。
還有像何厝小學,為了讓新生能盡快消除陌生感,啟用“大帶小”的方式———六年級大同學扮演卡通玩偶,早早地等候在校門口迎接一年級新生,并帶領新生參觀校園。
校門口攤販 書套賣得火
開學注冊不光是學生、家長的事,也牽動著許多商家。
“大的(書套)一個2元,小的1元,多買多送……”昨日上午,在蓮花小學門口,除了眾多的家長,就數賣書套的商家最多,一共有七八家。
這些商家的書套看起來大同小異,基本上分為三種:一種是塑料書套;一種是光面紙質,直接與書本封面粘貼即可;還有一種跟禮品包裝紙差不多,只是沒有圖案。
“第一種最好賣,因為最簡單,套起來就好。”一位商家介紹,她每年開學前都會來這里擺攤,一些家長都是老顧客了。“我知道他們學校的規定,要求書套不能帶圖案,素色、透明的都行。”
正說著,一位家長就帶著另一位明顯是“新手”的媽媽過來了。那位家長對那位“新手”媽媽說:“我都是在這家買的,老板大方,有送東西。”
這名自稱姓陳的女士說,她家小孩讀三年級,每個新學期都要買書套,因為學校老師有規定新書得有書套,所以她都是整袋整袋買,“反正今后肯定用得上”。
“我們家也是買塑料書套,倒不一定每年都買,因為有些只是臟了,擦一擦還能用。”旁邊一位家長接話說。而有些細心的媽媽甚至拿出作文本,問商家:“這個也有合適的套子嗎?”
還真有!商家看了一眼,就從裝貨的箱子里拿出與作文本尺寸相符合的塑料套。
不過,記者發現,這些書套外包裝上均找不到生產廠家,也沒有廠址、商標、成分說明等。記者詢問商家,他們回應:“我們是一箱箱進貨的,廠家信息都印在箱子上。我們這個是環保材質的,你摸摸看手感就知道了。你聞看看,哪有什么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