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福建地方戲曲“像音像”工程完成了優秀劇目莆仙戲《踏傘行》的拍攝工作,開始進行后期制作。這是該工程11月23日啟動以來的首部攝制劇目。
福建地方戲曲“像音像”工程由福建省文藝音像出版社具體實施,旨在精心記錄、保護福建戲曲藝術,助力其更好地傳播。該工程通過對優秀戲曲劇目的收集整理、4K超高清技術的攝制、光盤的制作與發行、電視和相關網站的展播推廣,營造有利于“活起來、傳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戲曲生態,推動戲曲保護傳承發展。經過精心策劃挑選,日前在福州舉辦的第16屆中國戲劇節上頗受好評的莆仙戲《踏傘行》成為首部攝制劇目。
據福建地方戲曲“像音像”工程執行負責人介紹,首批擬規劃、拍攝制作、出版有代表性的福建地方戲曲20部,以廣受好評、展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傳統經典劇目為主,兼顧創新劇目,將其制作成光盤、移動數據盤等并出版發行。工程成果不僅用于資料保存和群眾觀賞,還可為廣大戲曲愛好者和青年學生提供直觀精準的戲曲傳習教材。(駐福建記者 黃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