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發布了“跟著明星導游去游玩”的征集令,報名者十分踴躍。而集美愛欣老年公寓更是第一時間打電話來希望能讓老人們去外面走一走。事實上,老人團是傳說中最難帶的,10位被選上的老人,年齡最大85歲,最小也已經57歲,著實給明星導游員們出了個“難題”。
那么,明星導游員們能勝任這個艱巨的任務嗎?老人們又將有什么樣的體會和感受呢?那就跟著我們一起出發吧。
11月30日,已是初冬的廈門卻還是“秋高氣爽”的好天氣。中午1點,大巴準時從島內出發,前往集美愛欣老年公寓接老人。“我們已經分好工了。”作為此次明星導游兩女一男“黃金組合”中唯一的男士,林財貴主動認領了全程講解的任務,而乖巧、伶俐的虞保亭和宋婷則主要負責照顧團隊中的各位老人。
初見面
熱情細心倍感溫馨
由于集美愛欣老年公寓門口的道路較窄,大巴車停在了離公寓約50米的大路旁。三位明星導游與廈門市旅游局導游培訓中心的兩位工作人員一起,分批多趟細心地將10位老人從門口緩緩地攙扶上車。“奶奶,你當心啊,別著急,咱們慢慢來。”有臺階,提醒抬腳;陽光刺眼,用手幫忙擋住陽光……虞保亭一邊小心地攙扶,一邊細心地提醒。在她看來,老人們就像小孩,得時刻哄著、扶著、順著,當然這也需要極大的耐心。
下午2點,一車人在三位明星導游的帶領下興奮地向南普陀寺出發了。車子啟動的一刻,明星導游們就微笑著把礦泉水、面包一一遞到大家的手里。之后,林財貴便以一種非常有激情的聲音開啟了廈門之行。“各位阿公阿嬤,大家下午好!”林財貴熱情的問候讓整個車廂的氣氛立時改變了,大家從中午昏昏然的狀態和與陌生人同游的緊張感中釋放出來,對這次旅行充滿了憧憬。
游覽中
精彩解說專業耐心
“大家看我們的右邊,這是咱們老廈門人都特別有感情的廈門海堤。早在半個多世紀前,由廈門人民用原始工具移山填海建造的,也被稱為中國建筑史上的奇跡……”“在我們的前方,大家看這個金鑰匙,這是為紀念1984年2月,鄧小平來咱們廈門特區視察而設立的。當時,項南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從大巴車啟動開始,明星導游林財貴就熟練地拿起車載麥克風,將窗外每一個飛馳而過的景點,猶如“講古佬”般將故事娓娓道來。似乎每一個景點、每一個建筑,都能被他回憶出歷史的味道。而這些,都讓經歷過那些時代的老人們,頗為感慨。
到了南普陀寺,明星導游們更是分別向大家詳細講解了南普陀寺的建筑特色及宗教信仰。“我是30年前來過南普陀寺。”同行中80歲的葉老先生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當時在寺廟里許下心愿,后來心愿得以實現,而自己卻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能親自來寺廟還愿。“這回,總算了卻了我的一樁心事。”
雖說南普陀寺道路較為平坦,但對于高齡的老人們來說,在行走方面也是稍顯艱難。明星導游們非常有耐心,甚至自覺分成前中后,有人照顧走得快的老人們,有人留在后面幫助步履緩慢的老人,務必讓每個老人都聽得到解說和介紹。
惜離別
歡樂滿身情誼滿懷
伴隨著夕陽,大巴車沿著環島路,緩緩駛回集美。“我給三位明星導游的服務打95分。”在回程的車上,葉老先生對三位明星導游豎起大拇指,“我們老人家行動緩慢,可他們耐心攙扶,任勞任怨;我們聽力不好,他們盡力放大音量,努力讓我們聽清解說,專業+耐心,這樣的導游值得推薦。”
“從下車點到南普陀寺,常人只需花6分鐘的路程,我因腿腳不便,走了近30分鐘,而這30分鐘里,導游宋婷一直耐心地攙扶著我,還幫我拿包、遞水,真是比親閨女還親吶。”66歲的饒奶奶握著宋婷的手,回憶起下午剛走過的路,心中充滿感激。
天黑前,大巴車順利到達集美愛欣老年公寓,短暫的廈門之行即將結束。送團時,老人們拉著三位明星導游的手一一話別,十分不舍。
一直到老人們全都安全下車離開后,三位導游才有時間和記者聊聊,“我們熱愛導游這份職業,喜歡那種被大家喜歡的感覺,覺得自己好像成了明星一樣。雖然工作辛苦,但是當大家給我真誠的掌聲時,那種感覺真的好幸福。”(記者 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