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擁有6個基本展陳和5個專題展陳,是我國首家以婦女兒童為主題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宣南文化館所處的長椿寺,萬歷年間有“京師首剎”美譽;中國海關博物館里,收藏有李鴻章題寫的“津海新關”木匾等海關歷史文物……然而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這些“高大上”的博物館雖然身處鬧市,免費開放,但門庭冷落,觀眾寥寥。問及原因,工作人員多歸結為“因為交通不如國家博物館方便”。果真如此么?記者邀請專家為這些“遺世獨立”的博物館把脈。
82家免費館30多家沒網站
一座博物館如同一所大學校,不僅要保護好、管理好、研究和利用好文物,更要讓歷史說話,讓文物活過來,給當代人以民族自信和歷史啟迪。然而,北京市文物局官方網站發布的“北京地區免費開放博物館、紀念館”名單中,82家博物館里,超過30家壓根兒沒有官方網站。包括密云區博物館、昌平區博物館、北京百工博物館、圓明園展覽館等。
市民唐先生是位新北京人,最近有老鄉來京。“長城、故宮都是必去的。我聽同事說長城也有一座博物館,本打算去參觀一下,了解一下長城的知識。”他說,“從網上查了半天,只在八達嶺長城的官網找到了一段簡單的景點介紹,配合了兩張看不出文物的照片。博物館里展的具體是什么,最有名的文物是什么,這些統統沒有介紹。”
在紅墻黃瓦的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里,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大二學生小張參觀得很仔細。“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要不是學校社團組織活動,我還真不知道北京還有這座博物館。”小張說,他曾用手機搜過,但這座博物館沒有官網。
“最新”資訊還是前年的
還有些博物館雖然有官網,卻很少發言。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的官網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官網的一個欄目。頁面上,博物館動態欄里最新的一條信息后綴著彩色顯示的“New!(最新)”,這條“紀念著名表演藝術家舒繡文誕辰百年——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舉辦藝術對話”的內容發布日期是2015年9月7日。北京金臺藝術館官網首頁,最新的信息更新于2016年。而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官網首頁也已經5個月未曾更新。
“我就住在附近,上班幾乎每天都路過這里,卻從來不知道有一座空竹博物館。”市民閻女士家住廣安門附近,她說,“抖空竹是傳統的民間游戲,是家里人買空竹的時候,一位空竹愛好者告訴我們才知道的。上網一查,有網卻點不開,挺遺憾。”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絕大部分觀眾希望通過博物館官網看到的信息包括展覽安排、館藏文物和最近活動。顯然還有一批博物館官網偏不談這些有效資訊,最愛更新的內容是領導視察等信息。觀眾韓女士說:“有些博物館更新得挺頻繁,但是要么是領導來視察了,要么是開了一個什么會。這是給他們自己看的,不是給觀眾看的。”
博物館能不能攢個“朋友圈”
免費開放,依然客流寥寥的博物館們,如何打開知名度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北京博物館學會秘書長崔學諳認為,“目前人氣較差的博物館在辦好常規展的基礎上,更要在策展方面下功夫,多辦一些人們感興趣且有意義的臨時展。”
本市文物部門統計,目前北京每年要舉辦超過400個展覽,其中200個左右為臨時展覽,但許多展覽知曉率不高。市民孫女士經常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她說:“新展覽的信息只能挨個兒到博物館的官網找,如果能建一個平臺將這些信息統一發布,對于觀眾而言會更便利,也能解決一些小博物館沒人沒錢管理網站的困難。”
崔學諳也建議,與其坐等,博物館不妨先自己主動“走下去”,將展覽送到學校、社區里去,舉辦巡回展覽,這樣既傳播了知識又對博物館做了宣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英國風俗禁忌有哪些?英國傳統節日及習俗盤2018-04-0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