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春節消費市場運行保障、文化活動、假日旅游等方面情況。據會上公布的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調查顯示:中國居民2018年第一季度出游意愿為83%,其中48.9%的游客選擇在春節出行。
綜合市場預訂等情況預測,春節期間全國國內旅游市場將達3.85億人次,同比增長12%;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760億元,同比增長12.5%。
上述旅游數據,是今年春節消費升級的一個重要反映。據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指出,今年春節假日期間最大的特點就是消費升級,體現在消費內容上、消費理念上和消費模式上。“過去,過年消費主要是商品方面的消費,如置辦年貨、走親戚送禮物,大部分跟吃穿有關?,F在,服務類的消費比重越來越大,像餐飲、旅游、教育、健身、娛樂、文化等。”
據商務部預計,春節黃金周期間消費快速增長,其中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可實現銷售額900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10%左右。
春節凸顯“消費升級”
王炳南在2月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今年春節消費發生了很多變化。
他表示,過去春節穿新衣、用新物、吃大餐的消費,屬于溫飽型?,F在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消費選擇更加注重品種、品質、品牌。“像有機食品、綠色蔬菜、散養豬肉、散養雞蛋等,這些綠色健康食品源源不斷地送到老百姓(53.350, -2.44, -4.37%)的餐桌上。 穿出時尚,像個性定制化服裝、進口服裝鞋帽等等,正在快速進入普通百姓家庭。 用出品位,像智能電器、數碼產品、環保家具等,不斷地進入千家萬戶。”
另外,隨著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為春節消費增加了很多便利。
“過去,大家回家過年,大包、小包拿著很多東西?,F在很多人都是在網上購物,在網上把年貨辦好,如果去外地過年的話,年貨比人要更早的到家。再有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國外優質商品也能迅速到達中國消費者手中。比如一些生鮮產品,從國外送到老百姓家中只需要3天的時間。” 王炳南舉例說。
據商務部數據顯示,目前進入年貨采購期,消費市場明顯增溫。2017年12月29日到2018年2月4日,重點監測的零售企業銷售額比前一周增長22%,其中食品、煙酒、服裝分別增加25%、44%和24%。電商平臺銷售也保持較快增長。
此外,據商務部初步了解,今年春節傳統的餐飲消費,以及新的服務消費業快速增長。比如今年年夜飯訂購非?;鸨?,許多外賣平臺都推出成品、半成品的年夜飯配送服務。
在旅游上,消費升級也表現得非常明顯。據國家旅游局副局長王曉峰指出,今年春節期間休閑游成首選,品質游受青睞。調查顯示,度假休閑超越景點觀光成為居民春節假日出游的第一動機。選擇度假休閑的游客占到50.5%,選擇觀光的游客占48.9%,溫泉游、養生游等康養休閑游最受游客關注。此外,以發現和探索為出游動機的游客占比達到36%,表明越來越多的游客更加追求旅游品質。
旅游需求量兩位數增長
“今年春節一南一北兩頭熱,舉家出游占主流。南下避寒、北上玩雪仍是廣大游客春節出游的重要動機。” 王曉峰說。
調查顯示,全國國內旅游市場將達3.85億人次,同比增長12%,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760億元,同比增長12.5%。65.9%的出游居民選擇國內中長線游,比例最高。三亞、哈爾濱分列國內旅游目的地城市前兩位,海島游、冰雪游熱度最高。春節家庭游特色明顯。52.7%的游客選擇家庭自助游,34.5%選擇近郊游。此外,二、三線城市商業街區、博物館、主題公園、游樂場、動物園、廟會有望迎來大量游客。
據他介紹,春節假日是百姓出游的高峰期,各地旅游部門針對春節市場的特點,積極組織推出各種年味十足的旅游節慶活動,以及各種民俗游、冰雪游、溫泉游,康體健身等假日旅游產品來滿足不同層次的大眾旅游消費需求。
除了在國內旅游,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今年出國旅游的人數還會快速增長。此前中國旅游研究院等發布《2018春節出境旅游趨勢預測報告》指出,今年春節長假預計出境游人次將達到650萬,規模為歷史之最,人均消費近1萬元。按此計算,今年春節期間會有約600億元旅游消費在境外發生。
此前民航部門也預計,今年春節民航預計將運送旅客6500萬人次,同比增長10%左右,高于鐵路的8.8%,公路的-1.6%,水運4%的增速。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前往國外旅行的游客貢獻的。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認為,春節黃金周和其他假日比起來時間最長,且春節期間出游、探親、返鄉三流合一,人員遷徙規模最為龐大。隨著消費模式升級,最近幾年,人們逐漸打破“春節回去看看,五一、十一出去轉轉”的固有觀念,旅游人群在三流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
“出境游是旅游內容越來越豐富的重要體現,除了經濟發展水平、國民消費升級的影響,我國的對外開放程度、‘一帶一路’倡議等都促進了出境游的火熱。”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