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接近尾聲,各演出團體籌備的新年音樂會也開始輪番登臺。記者梳理發現,近一個月內,就有42場以新年音樂會為名的演出項目,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0余場,這些演出也呈現出三大亮點,有親子音樂會通過合家歡的方式吸引消費;主題音樂會借動漫、影視等元素吸睛;除國內交響樂團外,海外名團也加入了新年音樂會的行列。而這些在今年新年音樂會市場所凸顯出的特色,則可成為消費者選擇觀看演出時的指向。
音樂會打出“親子牌”
歡快、喜慶的交響樂或許是很多消費者對新年音樂會的固有印象,事實上,承擔“跨年任務”的不止有較高藝術水準的交響樂,今年更有不少新年音樂會都打出了“親子牌”,通過合家歡的方式吸引觀眾。
從12月23日起,“祝你新年快樂——世界名歌·童聲合唱音樂會”便唱響了中山音樂堂;同一天在國圖藝術中心上演的“天使之聲——暖暖的新年音樂會”也會給觀眾帶來別樣體驗。從2017年12月30日-2018年1月1日,“鈴兒響叮當-管風琴與童聲合唱·新年音樂會”、中國兒童中心劇場“拜訪大森林系列新年音樂會”、“《圖書館奇幻夜》親子新年音樂會”、北京劇院“華藝星空·2018北京兒童新年音樂會《瘋狂動物城》”,以及中國木偶劇院大劇場“新年親子音樂會——宮崎駿的奇幻世界”也陸續開演,為觀眾帶來多樣的視聽體驗。
“相較于傳統的新年音樂會,童聲合唱或者有親子娛樂主題的音樂會形式顯然更容易被兒童所接受。”消費者姜女士表示,隨著兒童的藝術培養需求逐步升級,適合兒童觀看的藝術形式也需進一步豐富,除了常見的兒童劇、兒童影像外,有一定藝術標準的音樂會不僅有助于兒童接觸音樂,家長也能通過觀看演出獲益匪淺。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當前的演出市場中,兒童已成為一股不能忽視的消費力量,針對兒童群體推出的演出數量也不斷增多,但若想為兒童營造出較好的藝術體驗氛圍,無論是兒童劇還是針對兒童群體舉辦的音樂會,都需設定相應的藝術標準,以確保演出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
影視元素成吸睛主題
傳唱度高的民樂向來是新年音樂會的寵兒,但音樂所能詮釋的內容是多元的。在今年的42場新年音樂會中,有不少主題音樂會的身影,而有影視元素的音樂會則顯得格外吸睛,不少價位的演出票均已售罄。
12月31日,由北京愛樂經典管弦樂團演奏的“天空之城——久石讓·宮崎駿經典動漫視聽交響2018新年音樂會”在中山音樂堂開演,大屏幕生動的動漫畫面在交響樂團的演奏襯托下再次將觀眾帶入宮崎駿的動漫世界;而在青藍劇場舉辦的“經典奧斯卡電影主題新年音樂會”則囊括了《我心永恒》、《變形金剛》、《指環王》、《修女也瘋狂》等經典曲目,重新喚醒觀眾對于經典奧斯卡電影的回憶。
除了影視主題外,《冰雪之約》新年音樂會、樂舞金春紫禁城民族室內樂團新年音樂會、女子十二樂坊2018新年音樂會、《古都情懷》2018新年民族音樂會等特色主題,都能讓觀眾感受到音樂的感染力。2018年1月20日在國圖藝術中心演出的“元來是你”——2018元杰鋼琴獨奏新年音樂會則重在表現出古典音樂的魅力。
“新年音樂會不僅可以有主題,還可以成為‘套餐’式的演出。”據“人民大會堂·新年演出系列”項目負責人張先生介紹,今年的2018年首屆人民大會堂·國樂名家名曲新年音樂會是該演出系列繼交響樂、芭蕾舞、京劇后新增的又一品類演出,以民樂演出為主要內容,沿襲“人民大會堂·新年演出系列”、“名團名家名曲”的理念,重要營造節日氣氛,打造民族品牌,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擴大國樂影響力。
海外名團搶檔亮相
說起新年音樂會,主力軍仍然是各類交響樂團,除了在市場中頗受關注的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北京交響樂團外,不少海外民團也加入了新年音樂會這一熱門演出檔。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僅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從12月26日起,就有大洋彼岸的問候——墨爾本歌劇院交響樂團新年音樂會、大河之音——愛爾蘭國家廣播交響樂團新年音樂會、瓦西里·佩特連科與倫敦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等多場音樂會。與此同時,12月23日北京劇院將迎來意大利那不勒斯皇家愛樂樂團訪華新年音樂會;12月29日,德國柏林交響樂團2018年北京新年音樂會將在人民大會堂亮相;維也納約翰世特勞斯管弦樂團新年音樂會于2018年1月1日登陸保利劇院;匈牙利柯達伊愛樂樂團——2018新年音樂會則于2018年1月8日在國圖藝術中心上演。
在北京交響樂團團長孟海東看來,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交響樂已經具備了一定受眾基礎,更是在新年音樂會這樣的演出市場中占據了可觀的份額,這也是吸引海外名團進駐的基礎,但是任何一種演出形式想要獲得長久的生命力,必須要在保證藝術演出水準的基礎上突出新意與亮點才能塑造品牌。與此同時,在“跨年”這個演出節點上,海外名團若想更好地被國內觀眾所接受,在演奏曲目的選擇上也需要進行一些本土化的處理,“交響樂本身便是溝通世界的音樂,無論是國內知名樂團還是海外名團,都會為新年增添不一樣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