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至14日,以“文創新勢力•品質新生活”為主題的2017年晉江市文化產業周大幕將正式拉開。一場家門口的文化盛宴已準備就緒,等待著晉江百姓去品嘗。福建省晉江市市委書記劉文儒出席本次活動并表示,發展文化產業,晉江有基礎、有條件,且恰逢其時、當仁不讓。
晉江文化歷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實體經濟蓬勃發展,百姓富裕安康。
劉文儒表示,晉江市持續傳承發展“晉江經驗”,成功獲得2020年第18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舉辦權、獲評全國文明城市,打開了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建設新局面。
劉文儒指出,晉江市未來規劃將繼續強化文化產業的分類推進,適應品牌企業、產業集群的配套需求,分類推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其中,在動漫游戲業方面,現有恒盛玩具、咭咭文化傳播、恒立食品等試水動漫產業,相繼推出爵士兔、咭咭豆、熊仔等作品,并在全國各大動漫電視臺播出;報刊服務業,逐步形成“一報(《晉江經濟報》、一刊(《晉江商人》雜志)、一網(晉江新聞網)、一海外版(晉江經濟報.菲律賓版)”的發展格局。廣播影視業,目前共有數字影院10家,2016年票房收入超7000萬元。
近年來,先后有《海角有個五店市》《墊底聯盟》等多個院線電影劇組到晉江市取景拍攝,晉江籍的電影人在外也取得不錯的成績,例如張思慶導演的《拾荒少年》獲得第49屆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獎,傅博導演的《年兜》等作品、吳飛躍導演的《我的詩篇》獲得了國內外的一系列獎項。FM91.4僑鄉之聲和晉江電視臺通過持續改革創新,不斷提升平臺影響力。
另外,在演藝娛樂業,現有歌舞娛樂經營單位近百家,電子游戲機室、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單位(網吧)約200家。2012年起,通過實施“大美晉江”惠民舞臺工程,每年引入數十場高端文藝演出,并采取低價售票的形式,逐步培養市民文化消費習慣。晉江市傳統的戲劇演出市場也具備廣大且堅實的群眾基礎,高甲戲劇團、木偶劇團與數十家民間職業劇團活躍在基層社區。
在包裝印刷產業等方面,晉江市現有包裝印刷企業近400家,總產值約占泉州市包裝印刷行業總產值一半。工藝美術業,全市現有工藝制品企業80多家,主要以木雕、石雕、珠寶加工企業為主,從業人員4000多人,其中“潘山廟宇木雕”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值得關注的是,在文化旅游業方面,晉江市以開發圍頭、衙口等濱海旅游,五店市、靈水等傳統村落旅游,草庵、龍山寺、安平橋等海絲文化旅游,以及創建全省首個工業旅游示范市為主要發展方向,新增五店市傳統街區和安平橋景區等兩個國家4A級景區,打造了海峽兩岸圍頭返親節、沙灘音樂節、晉江市(安海)元宵、端午、中秋文化節等品牌活動,推出了靈源萬應茶、肖園土筍凍等數十款地方特產作為晉江伴手禮。
由此可見,發展文化產業,晉江有基礎、有條件。同時,劉文儒強調,發展文化產業必須要認清形勢,把握發展機遇,繼續發掘晉江傳統文化和先進制造兩個動力源,主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城市文化品味提升,共同推進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