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禾花雀
禾花雀(學名:Emberiza aureola)屬小型鳴禽,體長14-15cm,有2個亞種。額、頭頂、頭側、頦及上喉均黑,翕及尾上覆羽栗褐;上體余部栗色;中覆羽白色,形成非常明顯的白斑;頸胸部橫貫栗褐色帶;尾下覆羽幾純白;下體余部鮮黃色。
禾花雀棲息于低山丘陵和開闊平原地帶的灌叢、草甸、草地和林緣地帶。繁殖期間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則喜成群,特別是遷徙期間和冬季,集成數(shù)百至數(shù)千只的大群,最多達3500只-7000只。一般主食植物種子。》》日本上野動物園抽簽看熊貓香香
禾花雀喙為圓錐形,與雀科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 分布于芬蘭、俄羅斯、中國、蒙古、朝鮮、日本等地;越冬于歐洲中部、南部、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緬甸、中南半島和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等地。
相關閱讀:我國還有哪些極危動物?
1、古樸國寶:大熊貓
大熊貓是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與其同時代的古動物劍齒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襲而滅絕,惟有大熊貓因隱退山谷而遺存下來。現(xiàn)僅分布于中國四川、陜西、甘肅約40個縣境內的群山疊翠的竹林中,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
2.仰鼻藍面:金絲猴
中國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川金絲猴。川金絲猴,分布于四川、陜西、湖北及甘肅,深居山林,結群生活。背覆金絲“披風”,攀樹跳躍、騰挪如飛。金絲猴剛被命名時,因其仰鼻金發(fā),使動物學家愛德華先生聯(lián)想起歐洲十字軍司令的翹鼻金發(fā)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用這個美人之名命名了金絲猴—— Rhinpitheius roxellanae 。
3.長江奇獸:白鰭豚
白鰭豚為中國長江中下游的特有水獸,全球豚類有70多種,淡水僅5種,中國僅此一種淡水鯨,分布狹窄,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少。白鰭豚體態(tài)嬌美、皮膚滑膩、長吻似劍、身呈紡錘。眼小如豆、耳小像針,上下頜密布小牙130多顆,頭頂左上方有一圓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換一次氣,雖然視聽能力欠佳,但其聲納系統(tǒng)發(fā)對超聲波的回聲定位能力可使它與在十幾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聯(lián)系。
4.中華之魂:華南虎
華南虎的英文為“中國虎”,是我國特有亞種,原為中國分布最廣、數(shù)量最多、體型較小,但資格最老的一個虎種。全球的虎僅有一種,均產于亞洲,上個世紀尚有8個亞種:孟加拉虎、東北虎、爪哇虎、華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蘇門達臘虎,但后三個亞種相繼滅絕,中國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屬于哪個亞種)是在20世紀初滅絕的。
5. 東方之珠:朱鹮
要問中國最珍稀的鳥是什么,那朱鹮應當名列前茅。這種被動物學家譽為“東方明珠”的美麗涉禽是一種人們一度認為已經滅絕的鳥類,它們原是東亞地區(qū)的特產鳥類,僅在中國、朝鮮、日本及俄羅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后都失去了蹤影。難道朱鹮真的消失了嗎?七十年代后期,中國鳥類學家開始尋找朱鹮,1981年終于在陜西洋縣姚家溝發(fā)現(xiàn)2窩共7只朱鹮,轟動了世界。
6.堪稱國鳥:褐馬雞
褐馬雞是一種產于中國山西龐泉溝、河北小五臺山及北京門頭溝的珍禽,因耳部由兩個雪白的耳羽,好似長角,或有人稱之為角雞或耳雞。尾羽上翹后,披散垂下,如同馬尾,故名馬雞,馬雞屬共有4種,均產于中國,既藏馬雞、白馬雞、藍馬雞和褐馬雞。許多動物學家建議,應把褐馬雞定為中國國鳥。目前,褐馬雞為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紅皮書“瀕危”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