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19日訊(閩南網記者 黃紫燕)串門走親戚,是閩南人最熟悉的交往方式。作為第九屆海峽論壇重要的配套活動之一,“閩臺同名村鎮續緣之旅”也于17日同時啟動。近300名臺灣同名村鎮鄉親于6月17日、18日分三個團來泉探親交流、尋根謁祖和續緣聯誼。
在泉州期間,臺灣同名村鎮鄉親參觀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晉江五店市、源和1916、開元寺、洛陽橋等富含閩南文化特色的景點。
“臺灣和福建有很多地名是一樣的,這源自我們的祖先對故鄉的懷念。”臺胞葉富惠17日在福建泉州晉江參觀五店市傳統街區時表示,“在這里,不管是民俗文化、嫁娶風俗還是飲食習慣,都和臺灣基本一樣。”這是葉富惠第三次登陸尋根續緣,但是每一次都給她帶來新的驚喜。
當天,臺灣同名村鎮鄉親參觀了晉江五店市的民居、宗祠、古廟、商鋪和名人故居,聆聽活潑風趣的高甲戲,并在代表性的建筑前留下值得懷念的合影。
五店市相似的建筑、地名,給臺灣同名村鎮鄉親留下熟悉難忘的記憶。如今,越來越多臺灣同胞循著前人的足跡,“洄游”到這里尋根謁祖,觀光旅游。
“在我所居住的臺灣云林虎尾糖廠附近,有一個地方叫‘五間厝’,念起來和五店市的發音有些接近。”80后的臺灣年輕人張桂燕是第一次來到大陸,“這一次跟著家里長輩一起來有很多期待,想看一看這里還有哪些地方和我們一樣,拍點照片回去給朋友們看看。”
同樣來自臺灣的林昆座第二次來到泉州,對于泉州,他覺得很親切。“這里的紅磚房和臺灣的一般無二,這次他自己一個人過來,下次希望帶著孩子們再來,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尋根續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