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泉州市歷史建筑保護管理,更好地傳承歷史文化,保留歷史記憶,彰顯地域特色,市政府近日公布泉州市轄區第一批歷史建筑名單,石崎街70號、41號等98處建筑被確認為泉州市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的第一批歷史建筑。
這98處建筑包括鯉城區76處、豐澤區15處和洛江區7處,分別是:
鯉城區76處
浮橋街道:石崎街70號洋樓,石崎街41號民居,石崎街55號民居,石崎街21號吳氏祠堂;
江南街道:黃氏宗祠,紫云衍派,錦浦古地,炬興路民居,上埕古地,炬興路民居,前后浦境,后村路2號民居,后樹路24號楊氏民居,后樹路59號民居,后樹路88號民居,土地廟,楊氏民居,油車巷9號民居,凌霄路54號民居,后樹街民居,后樹路30號民居,亭店街北路73號民居,街尾路21號民居,亭店街北路41號民居,黃氏民宅,橋星小學;
開元街道:仁風宮,慶同痷,二郎巷20號洋樓,莊氏故居,一峰寺,爐下埕4號吳氏民居,崇福寺口民居,崇福寺后路民居,廣平倉宮,二郎古地,同蓮寺,上乘巷4號民宅,金粟古寺,北山古地;
臨江街道:聚寶街民居,鰲旋寺,福田古地,民居—六桂傳芳,泉郡青龍慈濟宮,金蓮寺,聚寶街民居112號,萬壽路民居38號,萬壽路民居40、42號,萬壽路民居46—1號,萬壽路民居51號,萬壽路民居133號,萬壽路民居145號,青龍巷民居17號,青龍巷民居53號,宮塔巷民居14、16、18、20、22號,八舍后尾民居26號,八舍后尾民居29號,八舍后尾民居35號,后山社民居30號;
鯉中街道:侍郎第,董楊大宗祠,義春宮,陳振辰古民居,方德堂,真濟宮,王氏宗祠,后城138號民居,集古齋,陳光純故居,元妙觀,郭氏洋樓,祖師宮,新府口69號許氏民居,后城179號民居,中山路騎樓建筑群。
豐澤區15處
北峰街道:宏旗路36號巷5號祠堂,董氏祠堂,博后路176巷20號民居,博東路161號巷82號民居;
城東街道:潯美村民居;
東海街道:蟳埔村4號黃宅;
清源街道:陳氏祠堂,茂興路155號民居,下新厝后茂村32號民居,環鼎路14號民居,環山路147號民居,環山村洋樓民居,環山村民居,莊氏民居,莊氏民宅。
洛江區7處
虹山鄉:彭氏家廟;
羅溪鎮:雙溪村民居,圓覺寺;
雙陽街道:新嶺村民居,前埭何氏宗祠;
萬安街道:忠惠蔡公祠,海內第一橋。
根據通知要求,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人民政府和相關單位將按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條例》等有關規定,做好歷史建筑保護管理宣傳,設置明顯的保護標志,標明保護范圍,研究落實歷史建筑保護利用措施,共同做好我市歷史建筑保護管理各項工作。 (記者謝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