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踏上不丹土地的那一刻,我就有些不太真實的感覺,后來的日子里,愈發感覺這是一次游牧式的慢旅行,從頭至尾,都像踩在云上一樣,靜謐而夢幻。這樣的感覺在抵達廷布后,終于達到了高潮。
不丹
我來到了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紅綠燈的首都,行走不丹多日,乍一見十字路口的崗亭和指揮的交警,很奇怪的感覺。
街頭
沒有紅綠燈
廷布,這里似乎與不丹其它地方都不同,混合著一種說不出的味道,樓房更高,汽車不少,姑娘們更時尚,商業也更繁華,宗堡與高爾夫球場比鄰,傳統與現代碰撞得最深刻的地方吧。
我直奔郊外,山上一處僻靜的保護區公園中生活著名叫“塔金”(Takin)的不丹國獸,因為數量極其稀少,屬于一級保護動物,野生的幾乎看不到,只能在這里一飽眼福了。
傳統的佛教信仰
初見到這種動物,著實被它奇特的相貌嚇了一跳:頭如羊、角似鹿、體如牛、尾似驢,活脫脫一個“四不像”!它并不怕人,慢悠悠踱過來,一張羊的面孔溫順善良,牛的身軀略顯笨重,那與世無爭的眼神,與不丹的氣質很吻合。
宗教大國
保護區門口立了兩塊牌子:神獸傳說與科學注釋并列,先看傳說,還是那位癲狂圣僧竹巴袞列,在不丹四處游走時,有人見他游手好閑,懷疑他是否有真本事。竹巴袞列說:“你們請我吃牦牛肉與羊肉,我就會讓你們看到奇跡。”
酒足飯飽后,竹巴袞列將羊頭骨放置于牦牛骨之上,一彈指,一只羊頭牛身的怪獸驟然出現在山坡上,于是當地人管它叫“塔金”,意即“羊頭牦牛身”。再看注釋:“塔金”學名“羚牛”,然而并不是牛,在動物分類上更接近于寒帶羚羊,連叫聲也像羊,是世界上公認的珍稀動物。
牦牛
目前僅有中國西南、西北及不丹、印度、緬甸等地存活有這種動物,整個不丹境內,目前也僅剩下300只左右。但是人們更喜歡前者的解釋,于是羚牛反倒不知名了。
圣僧創造出來的靈獸自然有些怪異,“塔金”主要生活在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4000米的喜馬拉雅山東麓。海拔愈高氣候愈寒冷,它卻越自在,高山上生長的灌木、幼樹、嫩草及一些高大喬木的樹皮,都是“塔金”們的美味佳肴。白天隱匿于竹林、灌木叢中,到了黃昏和夜間才出來覓食,上下往來于群山之中,縱橫在懸崖峭壁之上,而我只希望,下次在布姆塘的夢中能夠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