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納斯是蒙古語,一說是“美麗而神秘的地方”,一說是“峽谷中的湖”,無不充斥著野性的味道。
美麗的喀納斯湖
她誕生距今20萬年前后,形如彎月,平均水深90米,最深可達184米,是中國最深的高山淡水湖,很多游客慕名而來皆因這里的“湖怪”、“云海佛光”。
喀納斯湖恰似一彎月,枕在群山的懷抱中。峰巒疊嶂、湖光山色、碧水藍天、青山白云渾然一體,難怪元代成吉思汗的軍帥耶律楚材遠征路過喀納斯湖時,竟也不可自拔的愛上這片夢幻般的地方,并慷慨的賦詩“誰知西域逢佳景,始信東君不世情。圓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池平。”
想要領略傳說中的佛光么?那清晨可不要睡懶覺,這時的喀納斯湖會給你獻上一份厚禮——呈現她神秘曼麗的云海佛光風韻。
登上觀魚亭,果真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萬千景色盡收眼底,在這可見喀納斯上空云海翻騰,霧濤升空的絕景。
觀魚亭建于海拔2030米的哈拉開特(蒙古語意為駱駝峰)山頂上,與湖面的垂直落差達600多米,因處于觀察“湖怪”的最佳位置,故得名觀魚亭。
觀魚亭
登上湖西邊山頂的“觀魚亭”,可觀看喀納斯湖的整體美景。可鳥瞰喀納斯湖,四分之三的湖面盡收眼底。
湖面呈綢緞般光滑平靜,宛如一塊色彩斑駁的翡翠鑲嵌在山谷之間,并向下游河谷蜿蜒流淌,波光閃耀,飄散著童話般的色彩。
順河水之勢望去依稀可見神仙灣、臥龍灣等河曲,草色木色水色在逆光下不斷變幻,充滿了鮮活的靈性,體現出細膩、幽雅的南國秀色般的美麗。
喀納斯湖另一奇觀是變色,被稱之為“變色湖”。春夏時節,湖水會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變換顏色。從每年的4、5月間開化到11月冰雪封湖,湖水在不同的季節呈現出不同的色彩。
5月的湖水,冰雪消融,湖水幽暗,呈青灰色;到了6月,湖水隨周山的植物泛綠,呈淺綠或碧藍色;7月以后為洪水期,上游白湖的白色湖水大量補給,由碧綠色變成微帶藍綠的乳白色;到了8月湖水受降雨的影響,呈現出墨綠色;進入9、10月,湖水的補給明顯減少,周圍的植物色彩斑斕,一池翡翠色的湖水光彩奪目。
神秘的喀納斯湖
關于變色湖的原因是季節變化所引起上游河水所含礦物成分多少的緣故;而與周圍群山植物隨季節變化的不同色彩倒映在湖中,以及陽光角度變化和不同季節的光和作用對湖水的影響也有一定關系。
其主要是喀納斯湖水來源于友誼峰南坡的喀納斯冰川,當冰川作用于周圍由淺色花崗巖組成的山地時,冰川掘蝕攜帶的花崗巖巖塊經擠壓研磨成白色細粉末混合于冰層內,炎熱的夏季夾帶有白色細粉末的冰川融化,大量的呈乳白色的冰川融水和雨水進入喀納斯河,流進阿克庫勒的湖(白湖),阿克庫勒湖的乳白色水再流向下游匯入喀納斯湖,這就是喀納斯湖在7—8月變為白色的原因。
每年12月份封凍后,喀納斯湖又像一面白色的水晶鏡,當地牧民用爬犁在湖面上運送物品或進行滑雪滑冰。另外,在不同的天氣、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喀納斯,特殊的水質與天色和山色相互折射而產生不同的色彩。
由于喀納斯湖被群山環抱,在高原藍天白云的大背景下,湖水受陽光和云團的映射,又將周圍的山色反射在湖中,湖水會隨著天空云朵的變化和陽光下山色的明暗交替,變化萬千,斑斕流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