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丹寨的美景,因電影《云上太陽》展現在都市人的眼前。劇中并沒有把太多的鏡頭留給太陽,而更多地投向云霧繚繞的山峰、一望無際的梯田、清泉相伴的苗寨、吊腳樓前的錦雞舞……古樸的苗寨和吊腳樓是電影里最常見的“布景”。當你真的來到丹寨的時候,或許也會因為苗族同胞的善良好客而沉迷于苗寨中。
丹寨小檔案
丹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地處崇山峻嶺的多民族地區,這里因美麗的自然景色和原生態民族風情,擁有近百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高要村赤足踏田
高要村的梯田是電影里最吸引人的風景。高要村里苗族吊腳樓處處可見,想看壯觀的梯田,就要站在吊腳樓高處,不管是否有陽光,1000多畝梯田讓人嘆為觀止。大大小小近千塊的梯田,層層疊疊地鋪排在連綿的山嶺上,常有苗族農夫牽著牛在田里耕作。有時傳來歌聲,正在犁地的老黃牛也會附會地回應兩聲。云霧飄過時,遠近梯田都好像掩在一層白紗后面,當天氣放晴,陽光又把水田映照得波光粼粼。
黔東南丹寨
吊腳樓只能滿足遠觀拍照的需要,只有赤足走在梯田的田基上,才會接觸那些位處高山、但并不荒蕪的土地。看到苗胞村民正在插秧,不妨借幾株秧苗插在水中,心中自然會涌起秋天再來的念頭。
聽老人介紹,滋潤和灌溉這1000多畝梯田的水源,竟然是村頭一眼常年水流不斷的井。水井被砌成“回”字形,寨子里的小孩會把它當游泳池,遠來的客人也常捧一汪泉水洗去旅途的疲勞。
巖英寨撫金絲楠
巖英苗寨是丹寨著名的寨子,位于一條狹長的夾巖河大峽谷里。進入寨子,得驅車經過幽深的山谷。山谷下溪水潺潺,頭頂上則是懸崖峭壁怪石嶙峋,這是典型的云貴高原山間景色。當漸漸可以看到山溪兩岸的藤竹變得更加茂密,前方的山巒出現了層層梯田,寨子也就快到了。
巖英寨四周青山環抱,綠水長流,由杉木搭建的吊腳樓鱗次櫛比地排列著,依山傍水,真有世外桃源的感覺。但這還不是巖英寨的特別之處。寨子周圍,有一片極珍貴的金絲楠木古樹林,這些楠木由于生長在谷底,樹干都筆直向上,爭取沐浴到每一分陽光。巖英苗寨的村民已經和這片金絲楠樹林相伴守望了幾百年,使它們免遭亂砍濫伐,讓我們來到這里時,能親手撫摸這歷代皇家建筑的御用之材。千年古樹,郁郁蔥蔥,高聳入云,將整個苗寨裝點得分外神秘,又像以福蔭回饋村民。寨子里還有一處被稱為“樹上長著房”的地方,吊腳樓的“腳”是天然長出來的樹木,可謂村民和樹木相依相存的又一證明。
石橋村造紙品魚
丹寨縣北部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南皋河,河上有座由天然巖石形成的石橋,這里因此被稱為“石橋村”。距石橋不足百米的河對岸,有一處高逾百米的懸崖,被當地人稱為“大巖腳”。懸崖自下而上向外傾斜,崖底便空出了一片可遮風擋雨的地方來。一直以來,石橋村人在山上采摘一種名叫“構皮”的樹皮,在河里清洗浸泡數日后,便用來搗漿造紙,這種造紙方式竟是唐宋時期的技法。
沿南皋河溯流而上,在郁郁蔥蔥的山腰處轉過一個彎,群山環繞間,會出現一個苗寨,青瓦木屋錯落有致地散落在河灘上。寨子有個好玩的名字,叫“大簸箕寨”,寨內房屋密集,多為三四層的吊腳樓。因為臨河,這里的酸湯魚十分有名,村民們把紅椒酸作底,佐以剁碎的炭燒小青椒,再放入從南皋河撈上的魚,片刻之間,一鍋香氣逼人、引人流涎的正宗苗家酸湯魚便端上桌了。
羊先村云上飄彩
電影《云上太陽》的女主角自稱“羊先”,據說就是為了“植入”這座云霧中的村子。片中那間看似簡陋的學校,也是在這里的小學取景的。羊先村,一座山坡上的苗寨,村路從山頂蜿蜒而下,云霧從谷底升騰起來,羊先、羊告上下兩寨在山坡上若隱若現。連接上下兩寨的階梯兩旁,花叢不時出現,拐角處或有參天古樹,但云霧卻讓你看不到樹冠。寨子里,吊腳樓錯落有致地分布著,頂登遠眺,可以看到群山上有如電影名字的“云上太陽”。
羊先村是著名的苗族織錦產地,盛產紡織和刺繡。當地婦女制作的精美服飾,顏色鮮艷、圖案突出,婦女孩子穿著獨特的民族服飾穿梭于村寨之間,為這座山坡上的村子增添了一道風景線。
怎么去?
從貴陽機場到丹寨,車程一個半小時。另外,貴陽也有直達丹寨的長途汽車,全程約3小時。
石橋古法造紙
吃什么?
丹寨為典型貴州苗族地區飲食口味,如去村寨吃飯,招待貴賓的多為火鍋,多是燉好了的現宰的雞肉或豬肉,配合蘸水與蔬菜一起吃。苗族地區喜飲酒,在一些村寨,米酒中還加了草藥,味道相比批量生產的米酒更為柔和與香甜。
怎么穿?
丹寨夏季清涼,需備一件外衣以防受涼。
住哪里?
丹寨縣城龍泉鎮有賓館旅社等可供住宿,離羊先村較近的韭菜溝景區的錦驛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