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中國國旅”又是“中國國際旅行社”,這就是典型的傍名牌
日前,高女士在網上報名前往北京旅游,沒想到碰到了“黑旅行社”,不僅住宿條件差,而且中途還被當地導游強迫加錢。最后,高女士毅然選擇退團。業內人士提醒:游客在報名時需擦亮眼睛。
“黑旅行社”用相似名稱騙人
“正是因為擔心遇上黑旅行社,我們才上網搜索的,沒想到最后還是被騙了。”高女士說,她在網上搜索“中青旅”后,網頁上出現“中國青年XXXXX有限公司”的預訂界面和報名咨詢電話。高女士當即撥打網頁上的400電話,對方承諾住的是三星級酒店。于是,高女士報名參加了“北京四日游”。
趕到北京后,高女士與前來接送的駕駛員簽訂了旅游合同,付了錢。可是,當她拿到房卡來到入住的酒店后,才發現酒店住宿條件極差,根本達不到星級標準。在去八達嶺長城的路上,對方以觀看演出為由,向高女士額外收取150元。因高女士拒絕買單,雙方僵持不下,最終高女士選擇了中途退團。
事后,高女士了解到,自己報名的旅行社是一家“地下”旅行社,并非自己想要的“中青旅”。
弄清旅行社的全稱很重要
網絡上各種旅行社很多,一些“黑”旅行社和一些規模較小的旅行社,會利用相似的名稱來誤導游客,以獲取游客的信任。
“中青旅全稱為‘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并非‘中國青年XXXXX有限公司’,而高女士撥打的400熱線電話也不是中青旅的電話。”中青旅一名工作人員說。
“‘國旅’不能作為‘國際旅行社’的簡稱,只有‘中國國旅’才能稱‘國旅’。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應該遵紀守法,對于濫用‘國旅’注冊商標的行為,中國國旅將依法保護自身的知識產權。”中國國旅(浙江)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許亮說。
報團前先辨別旅行社真假
近幾年來,本欄目也曾接到多起讀者投訴,反映報名參加了某旅行社的旅游線路,交錢之后發現該旅行社并不存在,或者報名之后發現不是當初所報名的旅行社。
“現在的旅行社魚龍混雜,尤其在網上報名的游客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去驗證旅行社的真偽,不要貪圖方便或輕信旅行社、旅游網站的低價宣傳。”杭州某旅行社工作人員提醒。
那么,究竟如何辨別旅行社或旅游網站的真假?“第一,在網頁上查看公司簡介,如果沒有,十有八九是假冒的網站,如果有,看看辦公地址和咨詢電話是否吻合,如果不吻合,就要考慮是假冒網站的可能性;第二,如果是旅行社的網站,檢查其是否有在網站上公布當地旅游局頒發的旅行社經營許可證;第三,如果網站是旅行社經營的,不要大意,檢查一下該旅行社是總社還是其中的一個部門,仔細辨別網站的真偽;第四,也是最有效的辦法,了解旅行社所在地,撥打當地旅游局旅游科或者行業管理科的電話,然后詢問自己關心和不放心的問題。如果連當地旅游局都不知道這些問題,那么就要小心了……”一位旅游界人士建議。(記者 詹軍 實習生 麥東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