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山水之都的特性,素有“火爐”之稱的重慶也有不少避暑之地。近年來,重慶大力發展避暑休閑游,將本地文化融入其中,不僅豐富了游客體驗,也為市場增添了亮色。據了解,今年6月中旬啟動,持續到9月的避暑主題活動就受到了不少游客歡迎。
特色產品多
今年,重慶市推出了很多具有當地特色的避暑產品。重慶市旅游局副局長秦定波介紹,重慶市重點圍繞高山避暑、鄉村避暑、森林避暑、峽谷避暑、濱水避暑等,推出了近200項特色避暑主題活動。
6月中旬起,重慶各個區縣的避暑主題活動相繼啟動。江津的避暑聚集地、國家5A級旅游景區四面山舉行“第十屆東方愛情節”。活動期間,大洪海景區舉辦“洪海對歌”活動。游客可蕩舟洪海,欣賞本地歌手演繹的情歌和民歌對唱。在獨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景觀——土地巖景區,游客可參與“為愛祈福”活動,可以在望鄉臺瀑布等主要景點,參與沿途尋寶、拋繡球、掃碼抽獎等,贏取小禮物、門票、農家樂現金抵用券等,還可前往“愛情郵局”,將自己拍攝的照片制成明信片,郵寄給家人和朋友。
綦江則舉辦了漫在花壩露營季主題活動,以及享在橫山養生活動等多項分支活動。巫溪的紅池壩、石柱的黃水以及開州的龍頭嘴森林公園等,也推出了豐富的、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主題活動,還有沙坪壩區的歌樂山慢城葵花節、黔江小南海的消夏旅游文化節等。
據悉,重慶市2017年度避暑活動將一直貫穿至9月。
設施更完善
隨著游客數量的不斷增加,完善的旅游配套設施為游客滿意度提升加分不少。
今年夏天,在綦江區花壩度假區,重慶市首個國家標準自駕車露營地正式投用。營地建有固定帳篷營位80個、木屋營位39個、自由帳篷營位82個、自駕車營位17個、集裝箱營位42個、水泥筒營位100個、生態停車位115個。營地里還有兒童游樂區、戶外叢林拓展區、風情燒烤區等特色功能區,擁有獨立的飲水、污水處理系統和完善的生活用電、WiFi系統,有淋浴、衛生間等衛生設備和餐廳、超市、醫務室、洗衣房等完善到生活配套設施,以及重慶首個集線上預訂、移動支付、一卡式消費等于一體的智能系統,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務。
在重慶巫山,生活配套設施的完善讓鄉村旅游更美麗。目前,巫山已經完成官渡鎮、紅椿鄉等15個垃圾收集房基礎工程建設,完成福田、廟宇、騾坪、官陽等4個鎮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基本完成官渡污水管網工程及龍溪污水項目和江南垃圾填埋場工程以及24個鄉鎮污水管網二、三級規劃等。
重慶市南川區則積極改造升級了交通路網,建立旅游公交體系,配套各鄉鎮交通節點停車場、招呼點,實現隨上隨下、客運無隙化換乘,建設了旅游交通慢行系統,按照旅游環線、旅游產品科學設置標識標牌、自行車停車位、自駕服務站、行人休息座椅和景觀小品營造等。
增加體驗度
重慶市石柱縣千野草場,夏季平均氣溫21℃,是游客喜愛的避暑勝地。和往年單純避暑納涼不同,近日,一場集合石柱康養文化、秦良玉文化、土家文化和啰兒調文化的白桿勇士征峰賽正在這里進行。
本次活動以秦良玉和她率領的“白桿兵”為主元素。活動現場融合古戰場元素,古城墻打造的起跑點、古代旌旗布置的賽道、效仿古代檄文制作的獲獎證書、古代兵符樣式的完賽獎牌等,讓人仿佛置身古代戰場。主辦方介紹,此舉在于紀念巾幗英雄秦良玉及“白桿兵”,傳播愛國主義精神。
據介紹,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以軍功封侯拜將、正史載入的巾幗英雄,她善騎射,精詩詞,堪比穆桂英、花木蘭,一生萬里請纓,三次勤王,戰功卓著。其領導下的“白桿兵”足跡遍及長城內外,對捍衛祖國統一和增進民族團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石柱留下了愛國愛民、堅貞不屈、奮發向上的寶貴精神文化。
活動期間,參與者不僅能近距離領略一代傳奇巾幗英雄秦良玉及其領導下的“白桿兵”、感受濃厚的古戰場競技氛圍,還能領略千野草場獨特的自然風光和土家民俗文化。除此之外,眾多游客和露營愛好者還可前往千野草場體驗露天電影、露營、草場互動,觀看《天上黃水》演出等,全面感受康養石柱。
(陳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