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海南省委的部署,當前全省上下正在積極開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建設美好新海南”大研討大行動活動。市委提出“建設美好新海南,三亞爭當排頭兵”,市政府結合2017年主要工作任務清單,把貫徹落實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和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活動抓在細處,落到實處,努力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本報今起推出“深入開展百日大研討大行動 爭當建設美好新海南排頭兵”專欄,選取十大方面116項工作任務中的代表事項,由點到面介紹工程進展和今年工作的目標,以期深入推進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活動,圓滿完成2017年主要工作任務,在建設美好新海南中扛起三亞擔當。今天推出第一篇《三亞旅游:如何從“一輪明月”到“滿天星斗”》。
上周,三亞旅游上半年成績“放榜”——旅游總收入逾203億,同比增長三成多;接待過夜游客873.85萬人次,同比增長11.78%。這樣的成績對于正在轉型升級的三亞旅游而言,既可喜又來之不易。
得益于加強旅游市場管理和提升服務管理水平,三亞旅游近年來在收入和口碑上獲得了雙豐收。但今后要想這一勢頭持續下去,仍需要向游客提供更優質更多樣化的旅游產品,打造新業態推動發展。與此同時,三亞也應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堅持問題導向,直擊“痛點”,補齊短板,力爭獲得更好的成績單。
轉型升級 打造多元化旅游產品
當“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戳中人心時,三亞希望人們的到來不只是看看而已。觀光游轉向度假休閑游,關注游客的旅游體驗,這些都決定了三亞不能僅依靠已有的景區景點來吸引游客。
三亞千古情景區,該項目的開業當時被視為是“三亞乃至海南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開業不過數年,如今和不少傳統景區景點對比,其在旅游市場中的熱度已不遑多讓。
千古情的成功只是一個開始。2017年,大型實景演出《田野狂歡》亮相海棠灣水稻國家公園。事實上,還有另一個大型實景演出預計明年春節在三亞首演。這就是大型實景演出《紅色娘子軍》,其創作團隊表示要將該項目打造成“一個現象級的演出”。這些發展脈絡,契合了三亞推進文化旅游的努力,更為關鍵的是會給游客提供新的旅游產品。
旅游轉型升級,當然需要提供更多旅游產品,滿足游客的需求。和文化旅游類似,會展旅游同樣是受關注的領域之一。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提出,鼓勵海口、三亞、博鰲、儋州濱海新區等地做大會展業,培育會展龍頭企業。
目前,三亞會展業發展卻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短板。在早前的一次“大研討大行動”座談中,業界人士著眼三亞會展業的長遠發展,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中糧集團亞龍灣國際會議中心等企業有關負責人表示,三亞發展會展業具有潛力,但是缺乏產業政策引導,沒有協調管理機構,企業有時有展會需求卻“無門”推進。
會展場地少、自主品牌活動少、缺乏人才、缺乏統一的協調機構……這些短板若未能解決,無疑都將制約會展業今后的發展。
對此,三亞開出“藥方”。
三亞將按照每一個主要灣區都配套建設一個會展中心的目標進行布局,加強會展場館建設;市商務局將更名為市商務會展局,并設置專門的科室負責會展業發展,切實加強管理隊伍建設;三亞還將進一步研究完善會展業相關扶持政策,促進會展業做大做強。
“旅游+”效應
培育促進旅游新業態發展
“‘旅游+高科技’、‘旅游+健康’等新業態將在三亞得到強有力的支持。”一年前,三亞在北京招商推介座談會上向企業發出邀請。
在加快構建“一支柱兩支撐”產業格局的過程中,三亞科技產業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中船工業、中船重工、中科院三亞深海所、航天科工、中興通訊、新道科技等科技企業進駐三亞,并形成生產能力,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圍繞海洋科技、電子信息、軟件等領域,將項目布局在三亞。
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推動旅游與互聯網、農業、文體、會展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提升旅游要素和服務的國際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