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供給
目前廣州旅游供給結構還不太合理,表現在有效供給還不足,最為典型的是“黃金周”,一些旅游景點包括鄉村旅游景點人滿為患,游客有時一房難求、一席難求,有時市民在周末也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好去處”,高端的休閑度假產品也缺乏。
發展旅游業,既與建設國際三大戰略樞紐相輔相成,更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突破口。劉瑜梅認為,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旅游業成為廣州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進旅游供給側改革,核心是深化要素配置改革,目標是提高要素的有效供給,形成與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旅游消費需求相適應的、靈活的要素配置機制和產品供給渠道。從廣州實踐來看,旅游供給能夠引領需求、提升需求和促進需求。”
劉瑜梅說,目前廣州旅游供給結構還不太合理,表現在有效供給還不足,最為典型的是“黃金周”,一些旅游景點包括鄉村旅游景點人滿為患,游客有時一房難求,有時市民在周末也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好去處”,高端的休閑度假產品也缺乏。
“隨著帶薪休假制度的不斷完善,市民群眾的出游意愿將更加旺盛,給旅游產品的供給提出了更高更豐富的要求,廣州旅游不缺人氣、缺的是產品,廣州旅游再不發力,就要落后了。” 劉瑜梅說,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勢在必行。我們要緊盯旅游市場的變化,不斷優化旅游產品結構、調整旅游產業結構、改革旅游企業結構、協調區域旅游結構、改善服務體系結構,促進旅游投資,著力建設一批特色旅游項目,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
談改變
廣州正步入旅游創新由前期準備到快速發展的拐點,旅游發展要素、內容出現了多樣性、豐富性,旅游空間出現了廣泛性、可拓展性,使得廣州旅游創新基礎更為牢靠,拓展空間更為寬廣。
當前,廣州旅游業已進入持續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本投資,2016年,廣州旅游直接投資近1000億元。但劉瑜梅認為,目前廣州旅游大項目投資仍然不足,民間資金進入旅游業缺乏有效渠道。主要表現在有資源沒項目、有項目難融資、有資本卻找不到好項目,可持續發展的優質項目也不多。
“廣州正步入旅游創新由前期準備到快速發展的拐點,旅游發展要素、內容出現了多樣性、豐富性,旅游空間出現了廣泛性、可拓展性,使得廣州旅游創新基礎更為牢靠,拓展空間更為寬廣。” 劉瑜梅說,新理念、新模式、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層出不窮,大量的投資公司、科技公司、文創企業、孵化機構、智力中介等先進生產力主體正向旅游業集聚,在旅游互聯網應用、旅游金融、大數據、新型裝備制造等方面實現爆發式突破。
談未來
“有經濟學家稱旅游業為“1+2+3”的第6產業, ‘旅游+’理念已經潛移默化。”廣州未來將會發揮整合優勢,在“旅游+”上,推出更多創新產品和做法。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旅游經濟逆勢增長,發展旅游上升為國家戰略,旅游產業關聯性更強、拉動性作用更為突出,旅游業與第一、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之間的邊界更為模糊、融合更為深入。
“有經濟學家稱旅游業為‘1+2+3’的第6產業,‘旅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劉瑜梅說,廣州未來將會發揮整合優勢,在“旅游+”上,推出更多創新產品和做法。
例如“旅游+農業”,在廣州周邊鄉村地區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衍生出形式多樣、風格獨特的鄉村旅游和農業休閑產品,在開辟旅游新空間的同時,促進了新農村建設,幫助農村發展、農民致富,推動了扶貧開發工作。
又如“旅游+工業”,催生了旅游裝備制造業,廣州是工業大市,制造業優勢突出,目前正處于轉型升級、跨越發展、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關鍵階段,需要工業旅游助力,促進傳統工業轉型和高新技術產業多元發展。
再如“旅游+科技”催生了智慧旅游,旅游越來越“自由自在”,悄然興起的VR虛擬現實新產品,可以創造和實現旅游的各種新體驗、新感覺。“旅游+文化、體育、商貿”等,進一步推進了廣州文化旅游、體育旅游產品,提高了文化的軟實力,提升了體育的影響力,促進了旅游的發展。(全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英國風俗禁忌有哪些?英國傳統節日及習俗盤2018-04-0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