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未至中立夏的家鄉是不是覺得很美,似乎像一個小鎮。那么夏至未至中立夏的家是哪里拍攝的?立夏家是哪個古鎮?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夏至未至中立夏的家是哪里拍攝的?
拍攝立夏的家時候,小編記得有看到了蘇州二字,所以應該是在錦溪古鎮那里哦,大家可以去對比看看哈!
錦溪古鎮地處江蘇省昆山市西南,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100公里,無錫機場75公里。
錦溪古鎮是一個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的美譽,留存諸多人文景觀、古跡名勝和無數獨具明、清特色的建筑。著名的景點有通神御院,陳妃水冢,蓮池禪院等。
錦溪古鎮先后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全國環境優美鄉鎮 、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 、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 等榮譽稱號。
錦溪古鎮境內湖蕩密布,河巷縱橫。南有五保湖,淀山湖,西北有陳湖。古鎮的內河道長達6公里,形成了錦溪河湖相通、澤浸環鎮、街巷依水,橋巷相連的典型江南水鄉風貌。錦溪古鎮現存的民居大部分是明清和民國時期建造的,大多數居民因水而筑,臨水而建,房屋多為一、二層的磚木結構,青瓦白墻,臨水開門窗或建筑水埠碼頭。兩條沿河的街道形成了古鎮的主要商業街。
錦溪古鎮景點介紹
通神御院
通神道院原名“天慶觀”,位于昆山市錦溪鎮南大街西首,南宋始建,元、明、清歷代曾擴建,今存東岳殿及山門,建筑面積200平方米。1991年公布為昆山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陳妃水冢
陳妃水冢在錦溪鎮南五保湖中。宋隆興元年(1163年),金兵入侵,孝宗攜眷南遷臨安,途中陳妃病歿,立水冢而葬。1992年重修。1997年公布為昆山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蓮池禪院
蓮池禪院位于錦溪鎮南首五保湖畔,始建于南宋,占地面積5111㎡,建筑總面積1400㎡。
天水橋
俗稱北觀音橋,南北走向跨于油車港上,橋始建于明永樂五年(1407年),由郭子敬出資建造,清順治九年(1652年)重建。現存的天水橋是單孔拱橋,除橋拱為青石質地外,其余由花崗石構成。橋長17.2米、寬2.7米、凈跨6米、矢高3.1米。
普慶橋
普慶橋又名俞家橋,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年間重修。橋為花崗石質地,單孔拱橋,東西走向,跨于市河上。橋長18.5米,寬2.8米,凈跨6米,矢高3.75米,保存基本完整。有橋聯 “兩岸煙飛通海市,一溪浪涌接澄湖”之句。2005年12月公布為昆山市第一批控制保護建筑。
里和橋
該橋又稱南塘橋、南觀音橋。建于南宋,坐落在古蓮池西側的三圖河上,為明代“錦溪八景”之一,“古井風亭”所在地。
十眼橋
十眼橋位于昆山市錦溪鎮南,架于墳塘港至五保湖口,南北走向。橋長
52米、寬2.8米、高3米,主孔跨度3.5米。九墩十孔。橋墩采用條石整齊疊砌,結構堅固。建國后,幾經修繕,現保存良好。
文昌閣
文星閣位于昆山市錦溪鎮古蓮池畔。始建于明朝,為三層樓閣式建筑,
磚木方形結構,飛檐翹角,高15.6米,總面積約200平方米。歷史上曾幾經修葺。1991年公布為昆山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夏至未至的拍攝取景地是哪里
夏至未至拍攝地點在廈門和上海。
淺川的夏天,香樟樹下的綠蔭,《夏至未至》在哪里拍的?據了解,《夏至未至》中淺川一中拍攝地選在了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灌口中學,廈門一中集美分校(廈門市集美區灌口中學)創辦于1956年8月,地處集美僑鄉西部灌口新亭山(福建省廈門市灌口鎮安仁大道1207號),是由旅緬歸僑陳水成,陳占梅及曾天主等二十一位鄉賢共同籌資興建。而除了在廈門拍攝,該劇還在上海進行了拍攝。在上海的拍攝地應該是車墩影視城周邊和大學城附近進行拍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