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韭黃炒雞蛋的做法韭黃洗凈切成半寸長左右的小段
2 雞蛋打散,加入半勺鹽、適量雞精攪打均勻
3 炒鍋入油燒至八成熱,下入韭黃爆香,然后加入半勺鹽炒至韭黃微微出水
4 倒入蛋液
5 快速翻炒均勻至雞蛋熟透
6 最后加入少量胡椒粉翻炒均勻即可關火裝盤
烹飪技巧
雞蛋比韭菜吃鹽,所以鹽要分開放,如果一起放鹽,雞蛋會很咸而韭黃很淡,加少量鹽爆炒過的韭黃會炒出本身的蔬菜汁液,口感會更好吃更入味。
飲食小常識
按中醫觀點,春季養陽重在養肝。在五行學說中,肝屬木,與春相應,主升發,在春季萌發、生長。因此,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人更應注意在春季養陽。且春季是細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臟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負擔最重,而且由于人們肝氣升發,也會引起舊病復發,如春季肝火上升,會使虛弱的肺陰更虛,故肺結核病會乘虛而入。中醫認為,春在人體主肝,而肝氣自然旺于春季。如果春季養生不當,便易傷肝氣。為適應季節氣候的變化,保持人體健康,在飲食調理上應當注意養肝為先。
陽,是指人體陽氣,中醫認為“陽氣者,衛外而為”,即指陽氣對人體起著保衛作用,可使人體堅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氣的侵襲。春天在飲食方面,要遵照《黃帝內經》里提出的“春夏補陽”的原則,宜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以使人體陽氣充實,增強人體抵抗力,抵御風邪為主的邪氣對人體的侵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亦主張“以蔥、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雜和而食”。另一方面,由于腎陽為人體陽氣之根,故在飲食上養陽,還應包括溫養腎陽之意。春天時人體陽氣充實于體表,而體內陽氣都顯得不足,因此在飲食上應多吃點培補腎陽的東西。目前除了蓼、蒿等野菜已較少食用外,蔥、蒜、韭等都是養陽的佳品。
而在蔥、蒜、韭這三樣食材中,尤以春韭食療效果最佳!
韭菜有“春香、秋苦、冬甜”之說,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及硫化物等,每100g鮮韭菜中含胡蘿卜素3.12mg、維生素B2 0.09mg、維生素C39mg、鈣84mg、磷43mg、鐵8.9mg、可食纖維1.2g,此外還含有較多的脂肪、蛋白質和一種辛香揮發物質——硫化丙烯。
韭菜不僅味美,還是治病的一味良藥。《本草綱目》載:韭菜有補肝、腎,暖腰膝,壯陽固精之效。我們平時常吃的韭菜炒雞蛋,就具有溫補肝腎,對陽痿、遺精都有很好的作用,但陰虛內熱的人不宜食用。熬韭菜粥或韭菜炒豬腰片,可治陽痿、遺精、多尿、腰膝冷痛等癥。韭葉搗成汁還可治“噎嗝、反胃、痢疾、尿血、痔漏、消渴”等。韭菜中的硫化物具有降血脂的作用,適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病和高血壓;韭菜中含有大量的可食纖維,這些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減少有毒物質被人體吸收的機會,對便秘、結腸癌、痔瘡等都有明顯療效。韭菜中還具有揮發性的硫代丙烯,具香辛味,可增進食欲,還有散瘀、活血、解毒等功效。這樣看來,韭菜的功效還真不小呢。
春天多吃韭菜,有益健康,但也不宜吃得太多。有些人還應禁食。患溫熱癥、陰虛火旺、胃潰瘍出血、消化不良、肺結核咳血、鼻出血、痔瘡出血等患者皆不宜食。韭菜不可與菠菜同食,二者同食有滑腸作用,易引起腹瀉;也不可與蜂蜜同食,同食易引起心痛;韭菜與牛肉同食,會令人發熱動火并易引發牙齦炎癥。
誰說簡單家常菜不登大雅之堂,其實有時候很簡單的菜,也會有很豐富的營養和學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