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澳大利亞是移民國家,推崇多元文化,澳大利亞美食融入了法國、地中海和亞洲等地美食的風味,因而澳大利亞美食“流派”眾多。在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等大城市,中餐、日餐、印巴菜、越南菜、泰國菜和土耳其菜等世界各地的美食都可以輕松找到,而且通常是一條街上就有多個不同風味的餐廳。游客可以不時地換個口味,疲倦了,還可以在異邦找找家鄉的感覺。
澳大利亞最好的海鮮來自南部唯一的島州塔斯馬尼亞州。這里有40%的面積未被開發,被列為國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這里的海被認為是最純凈的海,新鮮牡蠣無需用水清洗,帶著海水的鮮味品嘗才最地道。
塔斯馬尼亞島還出產優質啤酒,其干啤久負盛名,吸引著各方游客。島上有澳大利亞最古老的釀酒廠,這里的酒之所以出名,水十分關鍵。當地人說,一切都因為這里是純凈的天堂。
澳大利亞人重視生活質量,美食是高質量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如同歐美國家一樣,澳大利亞人的飲食以西餐為主。每逢重要時刻,人們都會選擇高質量的西餐廳,共享重要的時光。
烤牛扒是澳式西餐的經典菜肴。澳大利亞人崇尚自然,澳式牛扒從選料到烹飪,也都講究“純天然”。澳式牛扒最好的用料是安格斯牛牛肉。黑色的安格斯牛放養在草場里,享受陽光雨露,其肉質被認為是最佳的食材。
“安格斯牛的肉質最佳,蛋白質含量高,含脂量又遠遠低于普通牛肉,因而備受推崇,”墨爾本市中心一家西餐廳的主廚帕丁頓介紹說,他一晚只為十幾桌客人服務,大多數慕名而來的客人都點安格斯牛扒這道名菜。
除了用料考究,澳式牛扒的烹飪特點是“粗加工”。也就是說,牛肉不需要進行特別的腌制或烹炸,而是盡可能地保持新鮮食材的原汁原味。
“因為我們保證食材鮮嫩,通常客人會點五六分熟,這樣只在牛肉的兩面各烤上一兩分鐘就可以了,不需要用油,”帕丁頓說。
帕丁頓制作牛扒有兩個秘笈:一是精確的火候,二是獨特的秘制調味汁,尤其是后者,是給牛扒再添香醇的關鍵。牛扒上桌也有講究,要用溫熱的盤子,以保證食物不會被盤子吸收熱量,或是在服務生送餐的過程中變涼,影響口感。
牛扒的配菜一般用土豆泥和小蘆筍,為了顏色好看和更營養也會使用小胡蘿卜。鮮嫩的牛扒配上香濃的調味汁和鮮亮的配菜,在入口前就已讓人十分期待。這樣的美味一般還配上醇厚濃郁的澳大利亞紅酒一起享受。距南澳大利亞州首府阿德萊德市60多公里的巴羅莎山谷是澳大利亞著名的紅葡萄酒產地之一,這里的“Shiraz”紅酒堪稱經典。
一襲黑裙,香肩半露的餐廳客人拉里薩沉浸在安格斯牛扒和紅酒的享受中,她正和丈夫慶祝他們結婚八周年。“這里的牛扒味道鮮美,是一種高質量的美食體驗,我只想和心愛的人單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