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熊是一支特別的球隊,孟菲斯是一座特別的城市,當灰熊與孟菲斯走在一起,就制造了更大的特別,甚至可以稱之為你意想不到的反差……
北京時間4月22日,灰熊在主場通過加時賽110-108戰勝馬刺,馬克-加索爾在比賽最后0.7秒鐘打進了絕殺球,幫灰熊把比分追到2-2平。
在完成絕殺之后,小加索爾出席了賽后新聞發布會(這是他的“podium game”,能得到單獨記者發布會的待遇),穿了一身朋克的帽衫,沒那么多時尚搭配的講究,就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在常規賽,孟菲斯的球星很少會出現在“podium game”的場合。就算是在全明星賽,他們也是站在舞臺旁邊的位置,把中心讓給那些球鞋賣得最多,代言合同最貴的人。但今天,小加索爾成為全國體育媒體聚焦的對象,絕對是當之無愧。
有趣的是,雖然是西班牙人,但小加已經完全成了“孟菲斯范兒”,朋克風格和我行我素的態度跟這里的人就是特別搭。他在這里讀書長大,從進入聯盟開始就一直在這里效力,孟菲斯絕對也是他的第二故鄉了。
* * * *
多年以來,灰熊主場都有“刑房”的綽號,不管他們在西部什么排名,只要能進季后賽,必然能讓在這里打球的客隊脫一層皮。
2010-11賽季,灰熊就在首輪黑八了馬刺,強悍地拿下了所有主場,還在圣安東尼奧贏了G1。2012年,他們在首輪跟快船激戰7場,在3-1落后的絕境下硬是連贏兩場,把快船逼到絕境。
2013年,他們殺到了西部決賽,在前兩輪強勢戰勝快船和雷霆,特別是打得雷霆毫無勝算,超級得分手杜蘭特的命中率只有42.1%。2014年,他們在首輪又遇上陣容整齊的雷霆,還是把對方拖進7場,維斯的整體命中率為38.2%。
2015年,他們在半決賽輸給了風頭正勁的勇士,還在客場偷得了一場勝利,而在灰熊的三個主場,勇士場均得到100.3分,比他們常規賽平均水準低了接近10分。上賽季,他們是沒了小加和康利,才被馬刺在首輪橫掃。
如今的灰熊總有股狂熱和兇悍的氣質,在觀感上有點像當年的活塞。絞肉機式的防守讓比賽氣氛總是相當窒息,再華麗奔放的球隊在這里也會萬馬齊喑,換句話說,這不是能吸引收視率的風格,但對于現場觀眾來說,卻極富感染力,讓他們血脈賁張,更為主場加成。
孟菲斯是小球市,灰熊的商業影響力在聯盟也不算是特別厲害的。但就跟很多小球市球隊一樣,他們擁有無比忠誠和激情的球迷,因為是小球市,這支球隊的存在就更有價值,也更有凝聚力。
* * * *
但其實,灰熊主場絕不僅僅是“血腥”的,甚至還有一些的“藝術氛圍”。在聯邦快遞球館內部,各處都有音樂家的壁畫,而且全是都是從孟菲斯本地出來的偉大音樂人,比如貓王、約翰尼-卡什、B.B-金、艾靈頓公爵等等。這座球館位于孟菲斯市中心,距離著名的比爾大街很近,這里可是藍調音樂的發源地,每天都有多家俱樂部現場演奏美妙的音樂,空氣中也總彌漫著燒烤的味道。
在一場體育比賽結束后,散場的很多球迷往往不會回家,而是涌向比爾街的酒吧去聽歌,吃燒烤,品嘗美酒,好好享受一場勝利,或者一起宣泄失敗的苦悶。
灰熊主場對于音樂氛圍的看重也可以說是聯盟獨此一家,現場DJ選歌都有特別的風格。球隊高層杰森-波特就曾表示:“在NBA,很多球隊播放的賽場音樂都已經同質化了,我們希望大家能找點趣味,抓住觀眾的耳朵。”
在歷史上,孟菲斯已經無數次抓住了整個世界的耳朵。這里出產過太多傳奇音樂人,是藍調和搖滾樂的發源地,還涌現了大批鄉村音樂巨星,那些人都可以說是現代北美流行樂壇的締造者:貓王塑造了后世一大批流行搖滾樂手的風格,卡什則被稱為鄉村音樂“大師”。
“藍調之父”W.C-漢迪就出生于孟菲斯,這位黑人作曲家在此創作了慢四步爵士舞曲,他在1912年寫成的《孟菲斯藍調音樂》也使得比爾街名揚天下。等到B.B-金在上世紀50年代風靡全美,他在孟菲斯的唱片音樂節目也大獲成功,“B.B”的意思也就是“布魯斯男孩”。孟菲斯也因此成為跟紐約、芝加哥齊名的“藍調之都”。
“搖滾樂之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的走紅,也讓孟菲斯的太陽錄音室成了一個時代的象征。這個錄音室不僅被貓王使用過,卡什、卡爾-珀金斯、杰里-李-劉易斯等紅極一時的歌手都來過這里。這件錄音室并沒有多華麗,就是個普通的紅磚房,直到現在這里還保持著貓王當年錄音的原樣。
灰熊小老板賈斯汀-汀布萊克也是當今影響力巨大的音樂人,他雖然活躍在好萊塢,但始終不忘家鄉。他在2015年入選了孟菲斯音樂名人堂,在演講中表示:“在孟菲斯我們只需要做自己,不用向任何人辯解自己的選擇,這就是我最喜歡這座城市的地方。孟菲斯教會我成為今天的自己。”
* * * *
各色流派音樂的詩意、自由和激情自然也成為孟菲斯的城市烙印。這一點,灰熊倒跟活塞的背景不同。一個是音樂之都,一個是汽車之城,但也都是美國社會和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底特律代表著美國工業曾經的輝煌,而孟菲斯則代表美國文化的重要圖騰。
或許這里沒有好萊塢、硅谷和華爾街那么高大上的經濟產業,沒有大都市的繁華和人氣,也沒有那么多名流巨星;但這也是真實的美國,坐落在“母親河邊”(密西西比河),大片大片廣袤的棉花地和森林。在歷史上經歷過蓄奴的流血悲劇,但也孕育了豐富的文化。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在這里演出,貓王在這里騰飛,馬丁-路德-金在這里遇刺。音樂、藝術、歷史、政治都在這里交匯過。這里總有安靜祥和的社區,但卻同時也是美國兇殺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貓王的生涯是光輝燦爛,但他那位于格雷斯蘭的故居卻也只是幢普通的房子。或許這也就是孟菲斯。灰熊直到2001年才搬遷過來,但已經染上了這座城市的氣質,或許表面樸實無華,但內里的富饒和趣味,還是需要慢慢品味。
灰熊的球票一直賣得很便宜,有時候甚至會低到5美元一張,但球迷絕不會感覺被欺騙,他們只要到了現場,就會知道每位球員都在為了勝利豁出一切。
而孟菲斯球迷們回報給灰熊的,則是不亞于任何城市球迷的熱情,幫他們撐起了這個魔鬼主場的名號。每到比賽日,在球館門口總彌漫著烤肉的香味,球迷們臉上涂著迷彩,舉著各種各樣的標語牌進進出出。等到比賽開始,不管是罵裁判、噓對手、還是震天動地的“防守”叫喊,他們都跟場上的球員同氣連心。
就算不在現場,他們也會在各種酒吧、燒烤節組織觀戰活動。如果灰熊能打到次輪,孟菲斯在五月的燒烤節總會特別熱鬧,灰熊在季后賽的表現絕對會成為節日的核心話題之一。
曾經在灰熊執教過的霍林斯就說:“孟菲斯人愛他們的球隊,愛每位球員,把他們當作是家人來看。像在紐約,球迷或許一開始很賣力很粗暴,但只要球隊輸了,他們就不再那么迷(投入)了。孟菲斯就很不一樣,(紐約)的球迷沒有死忠這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