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時節,草長鶯飛,“全國文明村”厝仔村內處處生機盎然。3月4日,記者在厝仔村看到:田間地頭中村民正忙于春播春種,企業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鄉村道路上車輛穿梭,鄉土文化生態園群鳥歡歌,一張產業興、鄉村旺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時間無言,實干有聲。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厝仔村黨總支、村委會緊跟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黨建引領,以“鄉建鄉創”為突破口,依托區位、產業和資源優勢,立足實踐,以項目建設為核心,以民生改善為重點,推動鄉村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探索出一條具有僑鄉特色的鄉村振興路徑,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亮眼答卷。2024年,厝仔村集體收入超過100萬元,并入選省級首批“閩臺鄉建鄉創合作”補助項目名單。
科學規劃,引來“金鳳凰”。厝仔村創新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錨定“生態美、產業興、文明潤、百姓富”目標,規劃建設鄉土文化生態園、鄉村振興館、黨建文化長廊、研學基地等精品亮點工程,為鄉村振興注入“靈魂”;組織海內外鄉賢成立厝錦旅游集團,布局文旅研學、休閑度假、康養等第三產業集群,幫助村集體收入超百萬元;通過整合土地資源,規劃出30畝集體用地,引進香港鄉賢投資建設,引來項目“金鳳凰”,增加村集體收入200萬元。
鄉建鄉創,激活發展“新動能”。該村通過“閩臺鄉建鄉創”項目團隊,引進臺灣文旅果農專家作技術指導,規劃建設占地120畝的鄉土文化生態園以及鄉村振興展播館、新時代鄉村共富研學館、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村史館等,每年可接待參訪人員超過2萬人次;擬建鄉村振興學院、閩臺華夏文化學院等項目,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以入選省級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村為契機,與臺灣黃來裕、陳茂祥等優秀團隊開展深度合作,圍繞鄉土文化生態園、農產品展播館、藍鵲社區大學等項目推動運營,激活發展“新動能”。
共建共享,譜寫共富“協奏曲”。厝仔村聚焦文體服務,先后建設老人體育運動場、“黨建+”鄰里中心、城鄉少年宮等32個文體活動場所,組建青年籃球隊、女子禮鼓隊、老年人三球隊(門球、氣排球、地擲球)、南音社、“厝仔大爺”志愿服務隊等12個社團組織,常態化開展文化惠民和文明志愿服務活動,創新鄉村治理,提升村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和安全指數,推動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推動移風易俗,發揮石獅市首個村級公益慈善組織厝仔公益慈善會作用,投入社會福利、文化、教育等事業超千萬元,十多年來撥出500多萬元用于獎勵優秀學子或幫扶支持大病重災困難戶、老弱病殘人群等近600人次,并為村民繳納養老保險金近300萬元,增強了村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記者 蘭良增 通訊員 曾秀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