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開始鋪設底層瀝青、8月27日早上交通標志標線施劃完畢,作為石獅今年首個城市道路“白改黑”項目,寶塘路提升工程不到三天便告完工。即使算上前期舊路面的洗刨等準備工作,整個工程實際工期也不過7天。這是一個令人刮目的石獅城建新速度!
“白改黑”后的寶塘路
寶塘路雖然還不到400米長,卻是石獅市區重要的城市次干道。彼時,石獅尚在沖刺蟬聯全國文明城市。“道路形象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展示窗口。之前,寶塘路兩端的寶島中路、宋塘路已經完成了‘白改黑’。但城市的‘面子’不僅需要主干道形象提質,也需要從小處發力,推進像寶塘路這樣的道路節點同步提升。”市住建局局長佘明涵坦言。
優化道路交通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更好造福于民,基于這樣的綜合考慮,下半年來,石獅以開展“城市提質年”活動為抓手,有序推進中心市區多條道路的“白改黑”工作。在寶塘路首個落地改造后,金盛路(南洋路—北環路)也隨后跟進,計劃在元旦前完工。
“新建、改造、提升城市道路,只是我們以項目為抓手,助推石獅城市提質的一個縮影。”佘明涵介紹。今年來,住建局牽頭抓總,圍繞城市道路建設、景觀綠化提升、水環境綜合治理、老舊小區改造及街坊支路整治、產業園區環境綜合整治和城市精細化管理等6個專項,重點推進66個項目建設,帶動城市品位全面提級。
城建水平高不高,項目前期很重要。為了拿出更有水準的規劃設計方案,今年,由住建局牽頭組織,分管市領導專門帶領相關單位人員到廈門、龍巖等地考察,借鑒他山之石,并在設計中注重融入本地文化內涵。
“從規劃到落地,任何一個項目能夠有序實施,是各有關部門、轄區鎮(街道)、業主建設單位共同給力、統籌推進的結果。”佘明涵說。為此,住建局積極履行牽頭單位職責,會同自然資源、交通港口、城市管理等部門,切實加強組織協調、主動靠前服務,加強技術指導、縮短審批流程,做好用地用林報批等要素保障工作。同時,鄉鎮(街道)積極作為,大力推進項目征遷“老大難”問題。而作為全市項目建設的主力軍和排頭兵,城建國投集團則充分發揮市屬國企特別能戰斗的精氣神,發起項目建設“百日會戰”,每個項目建立一個微信群,及時發現、解決施工過程中的疑難雜癥,將項目用料、人員安排等施工管理落實到每一天,通過倒排進度、掛圖作戰、加班加點,全力以赴推動項目攻堅出成效。“大家既分工又合作,我們也定期匯總各大項目的建設進度,召開工作推進會,及時協調處理存在的各類問題,確保項目如期甚至提前完成進度安排。”佘明涵介紹。
抓總之余,結合部門職能,住建局也積極抓小、抓細。為確保項目既有進度,也保安全、有質量,局主要領導帶頭踐行“一線工作法”,質安站人員每日深入項目現場,查看是否按圖施工、用料是否合規,檢查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是否落實。留心的市民也會發現,如今每個項目進場前,帶有公益廣告的圍擋都會提前設置到位。工地里除了配備灑水車、噴淋設備,一些暫時有裸土的區域也會及時用土工布先行覆蓋,防止揚塵污染。因為,工地文明同樣是城市提質的應有之義。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在住建局等部門、鎮(街道)做好要素保障服務,項目參建各方大干快上、比拼趕超的合力之下,石獅“城市提質年”活動也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截至11月底,66個項目中,已開工項目55個(完工31個),還有11個正加速推進前期工作。
對于廣大市民來說,這輪城市提質帶來的福祉已切身有感了。譬如峽谷旅游景觀帶再煥新姿、古浮灣景觀提升完工,添彩石獅山海勝景;比如獅標、海豚街頭公園、幸福街心公園如期完成改造,人民廣場完成節點照明整治、亮化提升,市區顏值持續提升。此外,共富路、錦蚶路綠化提前三個月完工,錦江外線、錦尚外線計劃年底主路通車,等等。一幅更加精美的城市畫卷,正徐徐展開!
(記者康清輝顏華杰通訊員楊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