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客運站居然輕視到危險品檢查還沒開始,檢查記錄上名字就早早先簽了。”近日,因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各類隱患,石獅6家道路運輸企業/場站被交建主管部門公開通報批評。記者獲悉,今年我市將繼續深入推進“平安交通”建設,將“兩客一危”運輸車輛列為監管的重點,就隱患排查方面,凡未如實記錄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的,依法可處5萬元以下罰款。
未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或排查整治情況未及時錄入智慧安監平臺;“三品”檢查把關不嚴,或檢查記錄不規范……據市交建運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對6家道路運輸企業/場站通報批評的同時,將重點跟蹤督查,并將其整改情況掛鉤年度質量信譽考核。
對于隱患排查未及時錄入泉州智慧安監監管平臺、或者上報零隱患的,連續2個月系統即自動亮橙燈,連續3個月亮紅燈。亮紅燈的,一律列為重點檢查抽查對象,同時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評級,且列入企業財產、信用等級及評先評優、享受政策優惠等的重要參考依據。
據悉,根據新的《安全生產法》,凡是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未履行督促、檢查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消除安全事故隱患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而未如實記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的,可處5萬元以下罰款;逾期還不改正的,停業整頓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未按規定上報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的,警告并處3萬元以下罰款。
今年,我市將繼續推進“平安交通”建設工作,并將“兩客一危”運輸車輛列為監管的重點。除了常規動作,值得關注的是,智能及動態監管將持續得到強化。其中,“兩客一危”車輛入網率和上線率(即接入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分別將達到95%和90%以上。
此外,對于異地經營危貨的運輸車輛,凡是異地經營3個月以上的,注冊地的道路運管部門應督促其到運營地設區市的運管部門備案,經安全生產條件復核后納入日常監管。(記者 康清輝 通訊員 施志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港首次出口新能源汽車組件2025-05-0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