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石獅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有哪些新亮點?他們如何為實現“質量石獅實業強市”戰略提供堅實的智力保障和人力支持?記者從日前召開的2016年石獅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人社部門在持續開展“服務企業·人社部門在行動”活動,做好部門職責的常規工作外,將重點在七個方面45項工作上下功夫。
要素保障上致力實現精品工程更加閃亮。以新市民積分為“主干”,優化新市民積分樹型結構,不斷優化政策受惠范圍,爭取新市民積分建檔人數達到10萬人以上;摸底新市民需求,擴展2—3項公共服務,增強新市民積分管理引力和活力;以積分管理為基礎,建立人力資源篩選機制,精準引進產業發展和城市轉型所需的人力資源。加深政產學研用合作,落實與西安工程大學、江西服裝學院、武漢紡織大學、西南大學等國內院校的戰略合作協議,強化高校科研創新資源引入,促進更多優秀科研成果轉化。同時,加深與閩南理工學院、泉州紡織服裝學院、泉州海洋學院等本地高校的合作,不斷完善人才服務體系,就地培訓、引進產業發展急需的專門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在人才隊伍上致力實現人才結構更加優化。推進“訂單式”培養模式,加強我市企業與全國各地職業院校和技工學校合作力度,力爭在甘肅、江西、湖北、四川、重慶、陜西等地建立勞務合作基地。健全就業服務功能,完善“人才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成六支人才隊伍數據征集,及時對人員信息、人才進出庫情況等進行維護更新,確保信息庫數據翔實準確。完善產業工人職業資格等級獎勵制度,及時兌現符合條件的技師、高級技師生活補貼,通過獎勵制度,促進我市產業工人職業技能水平不斷攀升。繼續加強博士后的服務管理工作,爭取新增入站博士2名以上,重點提高入站博士后研究人員對社會經濟的貢獻率。
在推動更高質量就業上致力實現社會就業更加充分。制定《石獅市就業專項資金管理細則》,用足用好各項政策,提高就業專項資金使用效益。結合《獅城青年創新創業孵化中心管理辦法》,新建3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打造優質眾創空間、創客基地,同時結合積分創業政策,完善“微創業”平臺建設,幫助創業人員實現創業。組織評審和資助一批石獅市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并兌現扶持資金。強化SYB創業培訓,2016年開展5至10期以上創業培訓班,不斷提升創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創業成功率,促進創業帶動作用。
在和諧勞動關系創建上致力實現勞資關系更加穩定。研究出臺建設領域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加大對建筑施工企業工資支付及工資保證金的監察力度。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推廣使用勞動就業用工管理信息系統。2016年,力爭新增100家企業接入并使用勞動就業用工管理信息系統。逐步在全市范圍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及其他新建的房建市政、公路、水利等建設施工項目開展“無欠薪項目部”創建活動,促進建筑企業按照創建活動標準規范工資支付行為,形成常態化管理,防止和減少拖欠工資行為,力爭創建3至5家建筑施工企業“無欠薪項目部”。(記者 周進文 通訊員 吳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