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自閉癥的仔仔,孤獨地待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說話。
原以為是依靠的兒子被查出自閉癥
生活在隱約的不安中繼續著,命運也一直悄悄醞釀著更大的不幸。隨著兒子一天天長大,到了該說話的年紀,郭淑敏又開始感到不安:“為什么孩子四五歲了,還不會說話?”很多農村的老人都安慰他們說,有些孩子說話就是比較晚,沒關系的。仔仔很喜歡撕紙,常常把能拿到的紙都撕掉,喜歡亂扔東西,無論什么東西,隨手就扔出窗外;他生氣時,有時會用力敲打自己的額頭,直到紅腫。所有這一切,一開始都被誤認為只是男孩子的頑皮。
2010年5月1日,因為腦積水越來越嚴重,七歲的賢賢突然發病,嘔吐繼而抽搐昏迷。緊急送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經診斷,孩子是重度腦積水引發了癲癇,需要手術,裝一條導液管,用來排出積水。但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積蓄不多,他們實在無力為女兒支付七八萬元的費用。賢賢的不幸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在本報報道了這個不幸的家庭后,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在親友和熱心人的幫助下,賢賢的手術得以順利完成。
住院期間,夫妻倆和醫生提起,兒子已經5歲了,還不會開口說話,醫生建議做一個全面的檢查。經過一系列的檢查,醫生初步診斷仔仔患有自閉癥(語言障礙類)。醫生告知結果時,嘆了口氣說:“你的處境,石獅子聽了都會流淚啊。”
女兒已經這樣了,他們不敢也無法相信兒子的病情是事實。夫妻倆不死心,又帶著仔仔到其他幾個大醫院檢查,結果沒有改變。
確診的當晚,夫妻兩個坐在餐桌前,看著一桌的飯菜,就那么對視著,眼淚默默地流,一口都吃不下。
14年前的結婚照上,郭淑敏漂亮、快樂。而今,為兒女的過度操勞,已將她的美麗奪走。
辛勞奪去了美麗,媽媽常被當成“奶奶”
擦干眼淚之后,他們也只能面對現實。一個家庭中,同時有一個腦癱和一個自閉癥患者,其護理難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賢賢想大小便時,不會叫,每次都是拉完了才告訴大人,郭淑敏只能估摸時間到了叫她過去,就像為一兩歲的孩子把屎把尿。賢賢直至三歲多才會跌跌撞撞地走,如今因為腦積水壓迫神經,她已無法獨立行走了。她體重已超過130斤,攙扶起來非常辛苦,但是為了不讓女兒的腳萎縮,郭淑敏再辛苦都得堅持扶著女兒在客廳里走走。因為賢賢不會用力,說是扶,其實基本上一百多斤的身體都是傾向一邊,扶起來非常費力。
“這其實還不算什么,最難的是給女兒洗頭。”由于賢賢無法彎腰洗頭,此前,都由駱志鋒抱著她仰面洗。隨著女兒逐漸長大,越來越重,去年他實在抱不動了,只得在網上買了個洗頭床,讓她躺著洗。
兩個孩子的生活習慣差很多,而且無法調節,也給夫妻倆帶來很大困擾。賢賢早睡早醒,晚上八九點睡覺,凌晨四五點醒來;仔仔則晚睡晚起,晚上十點多睡,早上八九點醒。賢賢的病要靜養,而仔仔有時半夜醒來,會大聲尖叫、吵鬧。郭淑敏陪女兒睡覺,白天要上班的丈夫則陪著仔仔睡覺。
晚上哄賢賢睡著后,郭淑敏開始忙碌家務,拖地板,給仔仔洗澡,然后洗全家的衣服。忙完這些之后,丈夫帶著仔仔去睡覺,她才能躺下來。可是,沒睡兩三個小時,賢賢要起來上廁所;再睡兩三個小時,賢賢就醒了。醒來之后,她會將媽媽掐醒陪她玩,有時會隨手拿起旁邊的杯子、書等任何拿得到的東西,把媽媽砸醒,有時會用頭撞媽媽的頭。不諳世事的她,根本不知道這樣會打疼媽媽。
有時,她半夜醒了睡不著,一會兒要聽收音機,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又要上廁所……只要她一醒,媽媽也不用睡了。中午,仔仔沒有午睡的習慣。一天下來,郭淑敏最多只能睡四五個小時,長期頂著嚴重的黑眼圈。
“我帶仔仔出去,經常會被誤認為是他的奶奶,我心里其實挺難過的,可是,又沒必要跟陌生人解釋,只能一笑而過。”郭淑敏望著臥室里的婚紗照嘆氣。照片里的郭淑敏,年輕漂亮,皮膚白皙,眼睛大而有神,才過去短短十多年,就已判若兩人了。覺無法好好睡,飯不能安心吃,長期的操勞,令她非常憔悴,臉上布滿了黃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大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