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對兒子情況很擔憂
父母眼中:他不愛溝通,缺乏教訓
昨天,在泉州臺商投資區(qū)張坂派出所和張坂鎮(zhèn)書記的帶領(lǐng)下,記者才找到了小斌的家。
小斌的家境不差,家里有一棟三層小洋樓,在家里,小斌母親正忙著帶孫子,一個多月的小男嬰此時睡得正酣。
小斌再次被抓,讓母親傷透了心,昨天,記者一提小斌,小斌母親立馬表示,“不管他了,讓他關(guān)著!”小斌母親說,小斌是獨子,兒子四五歲時,丈夫就到深圳打工,去了六七年才回來,平時與兒子的交流很少。后來,家人發(fā)現(xiàn),漸漸長大的小斌不愿意待在家里。雖然小斌有錯,但因為是獨生子,家人很少打他。但跟他講道理,他卻默不作聲,常常嘴里說著會改,轉(zhuǎn)個頭又不見了。
小斌在小學畢業(yè)后就沒再讀書,因不愿學做工,又常常跑去外面,家人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小斌曾跟家人提及去學理發(fā),但家人想細問,小斌卻常常不接電話。
小斌母親說,小斌的性格內(nèi)向,不喜歡與父母交流。因為丈夫工作忙、少在家,自己與兒子更親近。上周,她把小斌接回家,小斌又偷偷地跑了,連電話也不接,她根本不知要去哪里找兒子。
在小斌父親眼中,小斌應(yīng)該在派出所里多受點教訓,但他之所以再去派出所接兒子,其實也是想找個機會,跟兒子好好溝通一次。
□對話
“我喊爸爸次數(shù)不超過50次”
昨晚,記者見到小斌時,已是晚上9點半了。在豐澤派出所辦事大廳,一襲黑色外衣、鉛筆褲的小斌,與記者說起話來,有問必答,并不像家人說的那般內(nèi)向。言語間,記者發(fā)現(xiàn)他的眉角有一道疤痕。
記者問:為什么要再次偷舍友手機?
答:只是想報復他,因為聽到他在朋友面前說我的壞話。
記者問:你這么小,為什么不喜歡回家呢?
答:從小到大,父母總是很忙,爸爸整天忙工作,回到家里沒有人管我。長到這么大,我喊爸爸的次數(shù)不超過50次。我的身上還留有小時候他打過的疤痕,(他撩起劉海,給記者看了眉角的疤痕),這也是他打的。
記者問:有想過這次偷東西,爸爸媽媽會傷心嗎?
答:我爸來派出所,我有看到,看到他很生氣的樣子,后來他又走了。其實不太想讓他知道這事,前兩天他才住院,身體一直都不好。
記者問:室友家住不了了,你想回家嗎?
答:晚上在泉州找朋友住一晚,明天回家。我媽都會護著我,明天先給媽媽打個電話報備一下,然后再回家。
記者問:我們?nèi)ツ慵铱催^你孩子了,你會掛念他嗎?
答:孩子出生的時候,是我陪在女朋友旁邊。我3天前剛從家里出來,每隔幾天都會回去看孩子。
記者問:你現(xiàn)在靠什么生活,生活費從哪里來?
答:我一個月差不多開銷3000元,我吃比較省,一天十幾塊。我靠在網(wǎng)絡(luò)現(xiàn)場直播唱歌、彈吉他,一個月可以賺五六千。我賺的錢都會打到女朋友卡里,身上錢用完了,再找女朋友拿。
記者問:再過10天你就16周歲了,何況你還是一位年輕父親,你知道你的責任嗎?
小斌低下頭,想了一會兒,又點點頭。
記者問:有想過可以為孩子做一些改變嗎?難道一直這樣混著?
答:我想學音樂,靠音樂積點錢,之后回家做點生意,就在家里和女朋友一起把孩子養(yǎng)好。(海都記者 彭思思 韓婧 田米 通訊員 林隆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