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0日訊 隱身在角落里的黑電鍍作坊,被執法人員突襲查處,老板不慌不忙,百般抵賴無效,竟然現場暗示員工抓緊舀水沖洗,甚至企圖打翻清水桶,稀釋具有強酸性的廢水!10月8日下午,在泉州臺商投資區百崎鄉后海村,省環保廳督查組、泉州、臺商區的三級環保部門執法人員,突襲電鍍作坊,作坊最終被查封,老板被派出所控制,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海都記者了解到,黑電鍍作坊缺乏配套污染處理設施,排出的廢水里含有重金屬,將對周邊水、土壤等造成嚴重污染,短時間內難以消除。
突襲黑電鍍作坊 老板企圖稀釋廢水
“這家黑電鍍作坊,我們已經跟蹤了很久,最終聯合公安部門,一起現場執法,徹底將其端掉!”臺商投資區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大隊長涂書錄介紹,早在今年4月,執法人員在日常走訪中,就聽說在百崎鄉有一家小電鍍作坊,但具體位置卻少有人知;直到今年9月底,才最終將其鎖定,部署突擊。
查處黑電鍍作坊,最怕走漏風聲,人去樓空,只能草草查封。“因為辦案需要,我們特地聯系了洛陽邊防所,事先分析布點,討論偵辦細節。”涂書錄告訴海都記者,撲進作坊后,場面觸目驚心:地面污水橫流,2個酸洗桶散發出陣陣刺鼻味,電鍍槽內積存大量深色液體;地面積水和海綿,呈現明顯黃色,經PH試紙測試均呈酸性。
現場,老板劉某百般抵賴,辯稱自己完全不知情,并把責任推卸給操作工人。不過,在邊防干警的指證下,劉某終于承認違法行為。在調查過程中,還發生戲劇性一幕:由于該加工作坊屬于間歇性排水,需要清除電鍍車間地面雜物和海綿蓋板,才能對積水采樣,劉某現場暗示個別員工,沖洗地面!被制止后,假裝不注意撞倒了水桶,企圖讓流出來的清水稀釋污染的廢水!
嚴重污染環境
或將面臨罰款判刑
“當然,老板的這種做法是沒用的,因為另一組人員已經在作坊的出水口,先采集好了廢水。”涂書錄介紹,在鎖定人證、物證等之后,對黑電鍍作坊進行斷電查封,并把劉某帶到邊防派出所做筆錄時,又發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當被問及是否知道非法電鍍會產生嚴重污染時,劉某竟回答說,用大量清水沖洗后不會產生污染,不用配套建設污染防治設施。
海都記者了解到,黑電鍍沒有任何污水處理設施,利用強酸、強堿等原產品,采用電鍍、發藍等工藝流程對金屬表面進行加工,在除油除銹、電鍍和清洗三個生產環節中均無任何污染防治措施,靠暗管和滲坑,將含有重金屬和酸性物質的廢水隨意排放,將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按照新修訂的環保法和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的司法解釋,非法排放含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嚴重危害環境、損害人體健康的污染物超過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法律授權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3倍以上的,將構成嚴重污染環境,將要承擔刑事責任。目前,這家黑電鍍作坊已經被查封,由民警控制加工點負責人劉某及相關環境違法人員。待后續證據和檢測結果固定后,若超標排放的程度構成刑事犯罪,責任人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海都記者 徐錫思 通訊員 吳培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