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
假設2011年12月城居保制度實施時,鯉城區一戶人家4口人,李先生30歲,妻子林女士30歲,女兒5歲,父親老李58歲。李先生在事業單位上班,有辦理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妻子原先在開店,生孩子后就停了生意,今年上半年找了家企業上班。父親老李沒有參加過任何養老保險。
老李:我是不是不用參保繳費,一到60周歲,就可以領取保底80元的基礎養老金?
解釋:這是錯誤的。今年3月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省《實施意見》)規定,新農保或城居保制度實施時未滿60周歲的城鄉居民,若不參保繳費,則年滿60周歲不享受基礎養老金。由于老李未滿60周歲,若不按照規定參保繳費,則年滿60周歲后就不能享受基礎養老金。老李應在2013年年滿60周歲前補繳保費,方可享受養老金,但其補繳保費不能享受政府補貼。省《實施意見》還規定:允許新農?;虺蔷颖V贫葘嵤r未滿60周歲、現已超過60周歲的城鄉居民,在城鄉居民保制度合并實施兩年內補辦參保登記手續,補繳保費,但不享受政府補貼,從其補辦手續的次月起享受養老金待遇。
林女士:制度實施第一年,我有參保;2013年找到工作后,我參加了企業社保,想退保。
解釋:目前,國家、省里關于企業保與城鄉居民保的銜接辦法尚未出臺,想退保的人員,可先申請暫時中斷城鄉居民保繳費,以后符合條件隨時可以繼續繳費。不過,年滿60周歲時若要領取城鄉居民保養老金,林女士需要至少繳滿15年(若不足15年,應進行補繳,但無法享受政府補貼)。
李先生和林女士:30歲參保,60周歲才能領錢,連續繳費30年不劃算。
解釋:城鄉居民保堅持政府主導和城鄉居民自愿相結合,引導廣大城鄉居民普遍參保,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適當補貼;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領取標準越高。參加城鄉居民保有六大好處,肯定劃算。
一是繳費門檻低且繳費標準靈活。
參加城鄉居民保的城鄉居民可以根據自身的經濟收入狀況,自主選擇繳費檔次,省《實施意見》規定,年繳費標準設為100元~2000元,以每100元為一個繳費檔次,共20檔。各縣(市、區)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鼓勵多繳多得。省政府結合我省經濟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二是繳費零風險。
城鄉居民保繳費總額全部記在個人名下,所交的錢全部屬于自己所有。參保人員未達到領取養老保險金條件死亡的,其個人賬戶儲存總額(不含政府補貼)退還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參保人員已按月領取養老金死亡的,其個人賬戶余額(不含政府補貼),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三是參保繳費有補貼。
省《實施意見》規定,參加城鄉居民保的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適當補貼:選擇繳費檔次100元的,政府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30元,每提高一個繳費檔次(100元),政府補貼增加5元,選擇1000元至2000元的,政府補貼均為每人每年75元??h(市、區)可提高繳費補貼標準。
四是投資回收快。
如果林女士每年按200元的標準繳費30年,共繳納6000元,政府補貼共1200元,原始個人賬戶為7200元。若個人賬戶按3%計息,年滿60周歲時,其個人賬戶儲存額達11760.64元。
計發養老待遇時,個人賬戶養老金為每月84.61元,基礎養老金每月為80元,每月養老金為164.61元,年養老金為1975.32元。不到5年時間就可以收回全部投入。
五是收益遠遠高于銀行存款利息。
如果林女士沒有參加城鄉居民保,而是每年在銀行存200元,共存30年,一年期存款利率3%,同期后得到的本息總額為9800.54元。
而參加城鄉居民保,按每月養老金164.61元的標準、平均壽命72歲計算,可領取城鄉居民保養老金達23703.84元。
六是國家會根據經濟發展和物價變動等情況,對城鄉居民?;A養老金適時進行調整,領取的基礎養老金將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