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民胡女士撥打海都熱線968880反映,橋南中心公園的木棉樹棉絮四處飛舞,給在公園鍛煉、休閑的市民帶來困擾,希望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木棉樹上掛著一團團棉絮
走訪
棉絮漫天飛舞 市民戴口罩逛公園
4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橋南中心公園,剛走到公園靠近內溝河一側,飄散的棉絮便迎面而來。地面上還散落著不少成團的棉絮,每團棉絮里裹著黑色的種子,有黃豆大小。
隨后,記者在跑道一側的綠地上找到了一棵木棉樹。只見這棵木棉樹長勢正盛,約有四五米高,木棉樹上還掛著一團團棉絮。只要風一吹,這些棉絮便紛紛起舞,飄到跑道上、綠化帶上。記者看到,有市民戴著口罩逛公園。
“到處飛舞的棉絮實在令人頭疼,我有鼻炎,經過這片區域就會控制不住地打噴嚏。”正在公園跑步的市民謝先生深有感受。他說,漫天飛舞的棉絮還會影響公園的環境衛生,保潔掃過后一會棉絮又飄來了。
隨后,記者走訪了市區崇福路、臨漳門、江濱南路等路段,發現道路兩旁均種植了木棉樹。“每年的五六月份,棉絮都會飄落,我們做餐飲的店鋪不得不緊關門窗。”在溫陵北路開餐飲店的陳先生說,溫陵路的木棉目前還沒飄絮,但也快了,他希望有關部門能提前采取有效措施,減輕棉絮對環境衛生的影響,也減少對周圍居民的困擾。
部門
將用高壓水噴灑樹冠 減少飄絮影響
記者從泉州市園林綠化中心綠化管理科獲悉,木棉確實存在飄絮的生物特性,飄絮是季節性短時現象,單株持續時間為一至兩周,如果正值雨季,飄絮現象能得到顯著改善。
目前,泉州靠近居民區的木棉主要集中在崇福路、溫陵北路,這兩個路段相近,木棉數量相對較多,且樹齡較大,結果數量也較多。因為木棉樹較為高大,且果實成熟度有先后,因此無法一次性處理掉全部花果,只能多次處理。接下來,泉州市園林綠化中心將盡量在木棉掛果期果實爆裂前,根據周圍環境條件和實際情況,用高壓水噴灑樹冠,以減少飄絮對市民生活的影響。預計木棉樹群飄絮現象將在6月中旬結束,在此期間給居民造成的不便之處,希望居民能夠諒解,建議易過敏人群戴口罩或穿長袖衣服,或者避開木棉種植區域。
泉州老城區的木棉由于種植多年,樹體高大、長勢良好,數量較多,均已形成良好的景觀,且樹木價值較高,采取移植或更換樹種都會對道路設施造成較大破壞,建議今后結合片區建設或市政道路改造時再行更換。“今后在城市綠化建設中,我們也會建議各級園林綠化管理部門、居民小區在靠近居民生產、生活區的城市綠地內,盡量不種或少種木棉。”上述負責人表示。
提醒
易過敏體質人群 注意防范植物類粉塵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這個季節除了棉絮外,易過敏體質的市民還要注意花粉等植物類粉塵。”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一○醫院皮膚科林大東主任建議,易過敏體質的市民近段時間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避免或者減少接觸過敏原,盡量避開柳樹、公園花海等環境。
其次,做好個人防護,外出時,戴口罩和帽子,穿防曬衣等長袖衣服,可減少皮膚的暴露,防止棉絮和植物類粉塵進入呼吸道或接觸皮膚,避免誘發過敏反應。
此外,當確定自己在某些環境、某個季節易過敏,可提前口服抗過敏藥進行預防。
一旦市民發現過敏了,如果只是輕微癥狀,可及時更換衣物,清潔皮膚,使用外用藥對癥處理。如果感覺胸悶、虛脫無力、黑蒙等,要引起高度重視,因為有可能會引起過敏性休克或者喉頭水腫等過敏性重癥,甚至會危及生命,需及時就近前往醫院急救。(海都記者 黃曉蓉 黃曉燕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