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筜湖出鏡 展現人海和諧“廈門實踐”
生態環境部政務新媒體開啟“‘兩山’回響”精品短視頻展播活動,首期播出《筼筜湖是個什么湖》
筼筜湖又“出圈”啦,這次還是“打頭陣”!
昨日,生態環境部政務新媒體開啟“‘兩山’回響”精品短視頻展播活動,帶大家透過鏡頭,感受地方實踐,讀懂新時代的故事,首期播出《筼筜湖是個什么湖》。
不久前,筼筜湖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亮相,這一次,筼筜湖用更活潑、生動的方式,向大家講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展現人海和諧的“廈門實踐”。
【有分量】
關于廈門的故事 從筼筜湖說起
山河有回聲,歲月見真章。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來,從生態治理的攻堅克難到綠色產業的創新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智慧正在各地實踐中熠熠生輝。
“昨日起,生態環境部政務新媒體開啟‘兩山’回響精品短視頻展播活動,首期播出‘筼筜漁火 人海和諧’的廈門實踐主題短視頻《筼筜湖是個什么湖》,這對廈門來說,是肯定也是鼓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稱,作品以輕松活潑、生動時尚的方式,展現了廈門從1988年開始,針對筼筜湖展開的綜合治理。
廈門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實踐地,1988年,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的習近平創造性地提出筼筜湖綜合治理“20字方針”——“依法治湖、截污處理、清淤筑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經過37年持續攻堅,筼筜湖發生綠色蝶變,如今成為水清岸綠、鳥語花香的“城市會客廳”,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廈門走出一條人海和諧的生態文明實踐之路。
【有創意】
經過近兩個月打磨 以“小切口”展現大主題
“廈門的‘城市會客廳’,city walk好去處”“只因久久為功,才有美麗筼筜湖”……昨日,作為展播活動的首部作品,《筼筜湖是個什么湖》在生態環境部各新媒體平臺、廈門日報新媒體平臺等推出后,得到全國各地網友的點贊。
“我們經過近兩個月的反復修改、不斷打磨,制作完成了這條短視頻。通過‘筼筜湖’小切口,展現‘人海和諧的廈門實踐’大主題。”主創之一、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視頻做得真好,有趣!”湖南網友L點贊道。“好有趣的視頻,很想去看看!”安徽網友冬冬說。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短視頻的創作要求,有別于以往的傳統宣傳,形式要更具“網感”,受眾要更年輕。“比如我們考慮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延伸,用‘藏cang’——‘藏zang’這個多音字轉換,從筼筜湖‘收藏’著哪些生態美景,來展現廈門生態文明的‘寶藏’……”該負責人說,為了讓“腦洞”開得更大,創作團隊將網絡“熱梗”與筼筜湖生態美景有機融合,用“I人E人”等熱詞,串聯出漫游碧水的小魚、翩翩飛舞的白鷺、休閑健身的市民等元素,讓人們在會心一笑的同時,又心生向往。
創作團隊還深入思考如何在短視頻中呈現廈門久久為功、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歷程。“在多角度展現廈門生態環境亮麗風景,拉動大家情緒時,我們鏡頭一轉,回溯早期廈門生態環境治理前的狀態,以翻閱時光相冊的方式,徐徐展現生態保護的奮進歷程。”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最終,“筼筜湖”再次出鏡,首尾呼應,為“廈門實踐 人海和諧”畫上圓滿句號。
(廈門日報記者 王玉婷 通訊員 陳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