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每天外賣數萬單 送餐員累并危險著
“服務王”彭順昌騎著電動車在車流中穿梭
這幾天,泉州有點冷。在泉州市區領SHOW天地,剛跑樓梯送完8份餐的彭順昌,卻氣喘吁吁、滿臉是汗。來不及休息,第二波訂單又來了,接下來要送的地方比較遠,有2份餐都是在涂門街一帶。
海都記者坐在電動車后座,一路跟拍體驗。他騎著電動車在路上穿行,不時逆行、闖紅燈,在穿過一些小巷子時,他左拐右拐,記者一路心驚肉跳。“我們知道這不安全,但為了趕時間,不得不闖紅燈。”他說,哪段路車流比較多,哪段路比較不安全,他都會自覺地放慢車速。
連續兩天,海都記者兵分兩路,跟蹤體驗餓了么、美團送餐員的送餐之路,膽戰心驚、忐忑不安是最深的體會,而最糟糕的體驗是,為了跟上送餐員,記者還摔車摔傷了腿。
90后媽媽轉行送餐
3個月瘦了20斤
“曹操軍”
26歲的邱巧云,是湖南人,來泉州的5年里,做過服務員、推銷員,去年結婚生子后,她開始考慮轉行??膳至藥资?,不敢再去應聘服務員,去年11月份,她帶著一部電動車加入了“曹操軍”。
“曹操軍”是餓了么外賣平臺在泉州的一家加盟商。“曹操軍”相關負責人蔡榮森稱,在業內,人們習慣把送餐稱為跑腿行,跑腿行業是家政行業的新分支,在泉州至少發展5年以上了,隨著送餐需求量的提高,2013年,美團、餓了么、百度外賣三大網絡外賣平臺興起,2015年,三大平臺開始往二三線城市發展,包括泉州。
“美團在2015年3月份,餓了么在4月份,開始向全國發出招代理商。”蔡榮森說,“曹操軍”就在那時加盟餓了么,當年9月份,送出泉州第一份網絡外賣。早起的高峰,餓了么在泉州市區每天有一兩千份訂單,加上石獅、晉江,整個大泉州能達到三四千單,之后一直不斷增長,如今,整個大泉州一天的外賣超過3萬單。
由于百度外賣較晚布局泉州,如今已經退出,在泉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查不到百度外賣泉州的聯系人和地址。在泉州,美團外賣有10多個加盟商,泉州市區一二十個送餐站點,整個大泉州總的送餐員有上千人;餓了么有八九個加盟商,劃分了40個網格,其中規模較大的“曹操軍”有300號送餐員。
邱巧云作為一個90后媽媽,是少數女送餐員之一,速度有點跟不上男同事。第一個月,她只跑了380單,拿到手兩千多元,第二個月,她跑了700多單,拿到手3700元。“天氣越壞,爆單越厲害。”巧云說,既然選擇了做送餐員,就不能挑,她答應丈夫,夜里不出來跑單,就是這樣,送餐3個月下來,她就瘦了20斤。
267級樓梯
1月11日,巧云騎著電動車載著記者去送餐。首單要去中遠名城小區附近取餐。送餐的地點在東美菜市場一臺球館2樓,地址清楚,不用打電話,巧云提著餐一步三個臺階就送上去了,37級樓梯,巧云只用了一分鐘出頭。
上午11點,巧云手上的單子開始多了起來,有6份餐要在半小時內送達。經典名門、華爾頓大廈、豐澤廣場、豐澤法院、豐盛大廈、豐澤街興業銀行,送完這6份餐,記者筆記本上的數據是:全程用了32分鐘,闖了1個紅燈,逆行3次,爬了165級樓梯。
跟了1.5小時,爬的樓梯數已達267級,記者已經餓得不行,巧云說她也餓了,但她扛習慣了,要等高峰期過了再吃飯。手機響個不停,巧云隨身帶著一保溫杯熱水,也顧不上喝,電動車開到最快往回拿餐。下午3點多,系統不再派單,巧云才回家做飯吃。當天,巧云跑到晚上8點半才收工,一共跑了34單,收入170元。
巧云從小單親,很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如今丈夫跑腿、她送外賣,兩人一起努力,收入還可以,她打算攢一筆錢,再回丈夫老家三明買房子,給孩子好一點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