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好時光,春耕春種忙。入春以來,洛江區各地春耕農業生產已全面有序展開,為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稻苗青青,碧水繞田。近日,洛江區馬甲鎮新民村的農田里,一片忙碌。農民緊抓農時,進行水稻、玉米田間除草、施肥、噴藥作業,放眼望去,百畝糧田長勢喜人,生機勃勃。
“稻飛虱、稻曲病等病蟲害要早發現、早防治,同時還要兼顧葉面施肥。”一大早,區農水局工作人員正在田間查看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生長和病蟲害感染情況,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
與此同時,在馬甲鎮就南村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民忙碌的身影,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的“春耕圖”。據介紹,農民除了種植水稻,還依據當地人的喜好種植了花生、玉米、地瓜等農作物,靈活調整種植種類結構,提高土地效益。
“我們組織農技人員進村入戶、蹲點包片,實地開展春耕春管、'五新技術'指導服務,及時幫助解決春耕備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此外還通過制定扶糧政策、發放耕地地力補貼等,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區農水局種植業管理站站長李滄安說道。
據統計,截至4月16日,洛江區早稻播種7173畝,完成早稻任務面積的101.03%;春種旱糧4059畝,完成任務面積的108.53%;春種花生完成6058畝,完成任務面積的108.9%。
值得一提的是,洛江區創新撂荒地整治模式,制定撂荒地整治專項政策,結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耕地開發項目,探索“國企+金融”撂荒地整治模式,引入金融資金參與撂荒地整治及后期管護,目前已完成5338.02畝未耕地的復耕復種。
今年以來,洛江區積極展開科技服務、春季農技培訓。圍繞重點推廣的先進實用技術和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通過印發資料、專題培訓班、網絡講座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農技培訓。截至目前,累計培訓925人(次),發放宣傳、技術資料3000份。組織技術力量,多批次組織送科技下鄉活動,指導農民群眾做好春耕備耕生產工作,解決了農民生產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充分調動了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
(郭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