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鯉城區共有55個社區開展“快樂暑期活動營”活動,大學生、民警、教師、書法家、畫家……來自各行各業志愿者的加入,讓孩子們的暑假變得更精彩,也更有意義。
8月13日,在浮橋街道東邊社區的暑期活動營,40名小學員們迎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消防安全”課。浮橋派出所的民警為他們詳細講解消防知識,隨后,在大學生志愿者們的引領下,小學員完成了消防演練,并逐一嘗試正確使用滅火器。
當天上午,在浮橋街道坂頭社區的暑期活動營,志愿者吳勝藍則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心理輔導課,在她的引導下,孩子們用畫筆畫出心中的希望果園。“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舒緩孩子的情緒,也讓他們明白用努力和行動達成心中的目標。”吳勝藍是坂頭人,在南安華僑中學當心理老師,自2013年坂頭社區第一期暑期活動營開展以來,她年年來當志愿者,從未缺席,“作為社區的一份子,我也想為家鄉的教育盡一份力!”
據介紹,今年,浮橋街道組織開設7個暑期活動營,招募志愿者24名,包括大學生、在職教師、書法家和畫家等。“因疫情原因,為了確保暑期活動營環境安全健康,我們提前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做好場地消毒工作,每天為孩子們測量體溫。”浮橋街道工作人員介紹,為豐富暑期活動營課堂,滿足孩子們的教育需求,浮橋街道各社區依托現有人才資源,發揮志愿者自身優勢,共組織開展了創城宣傳、科普知識、法制教育、溺水急救等活動30余場,讓孩子們收獲一個快樂又充實的假期。
幫助維護課堂秩序、輔導孩子做暑假作業……在暑期活動營中最忙碌的還是大學生志愿者們,也是陪伴小學員們時間最長的人。
返鄉大學生志愿者李賢目前就讀于武漢大學口腔醫學專業,是孩子們口中常提起的“大哥哥”。“給孩子們上課的同時,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李賢說,今年是他第二次參加暑期活動營志愿服務活動,此次他除了為孩子們帶來了口腔衛生知識保健課,還結合鯉城特色建筑,為他們普及閩南傳統文化。
今年是鯉城區舉辦“快樂暑期”志愿服務活動的第七年,全區共有55個社區依托“未成年人文體活動設施、場所”開設“快樂暑期活動營”。鯉城區委文明辦工作人員表示,招募志愿者參與“快樂暑期”志愿服務活動不僅充實了暑期活動營的內容,解決了家長們的后顧之憂,同時也為大學生志愿者搭建了社會實踐平臺,實現校地資源共享、互利互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