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國家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鯉城區因地制宜,跨界別、跨區域選拔科技人才,把服務領域由原先的“三農”范疇向第二、三產業延伸拓展,已成為鯉城區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落地生根的一大創新。截止目前,鯉城區從各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省內外選任科技特派員27名,已覆蓋轄區8個街道,科技特派員覆蓋率達100%。
科技特派員進企業
技術支持,助力企業發展
走進泉州梅洋塑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兩名科技特派員正忙著調試機器設備,他們是來自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制造研究院的研究員。
“我們作為科技特派員到企業,首要任務是幫助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其次,現在所有企業都面臨招工難和人工成本太高的問題,我們還幫助企業實現生產自動化,代替人工。”省級科技特派員蘇德瑜介紹,2015年他們來到這家企業與企業技術人員共同開發數控智能化機械手,對車間自動化設備進行替換升級,通過智能改造,企業需要的員工數由500名縮減到200名,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不久前,梅洋塑膠成功開發研制出新型“食安環保餐盒”,該餐盒有效解決外賣配送途中食物受污染等食品安全問題,并入選2019泉州為民辦實事項目政府采購清單。這一“食安級”餐具的生產得益于“高潔凈”生產線的投入使用。
據了解,該生產線得益于企業的智能改造項目,離不開科技特派員的技術支持和專業指導。“科技特派員與我們公司共同研發智能制造項目,給我們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支持,幫助我們的產品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泉州梅洋塑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滄洋對科技特派員的技術支持贊賞有加。
創新服務模式
推出“創新驛站”伙伴計劃
據了解,目前鯉城區從各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省內外選任科技特派員27名,已覆蓋轄區8個街道,科技特派員覆蓋率達100%。他們扎根企業,協助企業解決研發創新、工藝改進、工業生產以及科技成果轉化落地中的技術問題,加快企業創新發展。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今年,鯉城區推出企業家“創新驛站”伙伴計劃,并與科技特派員制度相結合。近期,鯉城首個“創新驛站”首席伙伴工作室在梅洋塑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成立。
“我們以工作室為平臺,突出科技特派員工作主體,以科技特派員項目為紐帶,發動鯉城區50家高新技術企業負責人參與到工作室的建設當中來,為科技特派員服務企業、科技創新、技術改進等提供有力支撐。”鯉城區科技局副局長童雙燕介紹道。
下一步,鯉城區將加大對企業科技特派員開展技術創新的扶持力度,協助企業解決研發創新、工藝改進、工業生產以及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過程中的技術問題,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助推更多科技特派員項目落地,實現惠農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