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營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環境,打造文明城市新名片,深入推進鯉城區強基促穩“共建美好古城”城市秩序整治提升“5+1”行動,8月14日上午,鯉城區委文明辦、區城管局、哈啰出行聯合主辦鯉城區“共建美好古城”之崗位“變形記”活動,6名城管隊員和6名共享單車運維人員互換“身份”,進行2個小時的換崗體驗,活動還吸引了10余名學生志愿者、熱心市民共同參與。
西街肅清門 古城上演“變形記”
上午10點多,在西街肅清門廣場,6位城管隊員和6位共享單車運維人員互換袖章、馬甲,在簡單的工作“交接”后,便和10名學生志愿者、熱心市民兵分兩路,走上古城的大街小巷,開啟為期2個小時的崗位“變形記”。
據介紹,通過崗位互換,共享單車運維人員將體驗城管工作,由城管隊員帶隊巡查,重點對沿途占道經營進行勸導;而城管隊員則由運維人員帶隊,開展共享單車文明擺放、車輛維修等工作。活動旨在加強對雙方工作的理解,讓市民切身感受到高溫天氣下城管和運維工作的辛苦,呼吁文明用車,共建美好古城。
變形記1
運維人員變身城管隊員
體力、智力全面“烤”驗
“占道經營、流動攤點、共享單車亂停放是我們工作中整治的重點,勸導時還需要注意文明用語。”巡查途中,城管隊員向單車運維人員和志愿者介紹了巡查工作中的重點,幫助其進一步了解崗位職能和工作技巧。
在新華北路,見一商家將商品擺放至店外時,共享單車運維人員王煥明便上前勸導商家,不高的音量透露著稚嫩:“你好,這里是人行通道,不能將商品擺放至店外影響其他市民通行。”見店家十分配合工作,王煥明趕緊上前幫忙將物品搬至店內。
“上前勸導前,心中還是有些膽怯。”王煥明告訴記者,日常工作中只需要和共享單車用戶打交道,這還是頭一回和商家打交道,“還好有城管隊員在一旁指導,勸導時溝通方式很重要,才可避免沖突。”
而在裴巷和開元寺后門,十余輛共享單車隨意停放在路邊,見狀,王煥明立即和城管隊員、志愿者一起將車輛搬運至規定的停放區域。雖然只有兩百米左右的距離,但是耐不住酷暑高溫,才搬了一輛車,王煥明已是滿頭大汗,“要一手扶著車把,一手將車提起來,手臂會有點酸,而且又是在這種高溫下,會很累。”
“兩個小時下來,我感覺城管隊員工作量很大,非常考驗體力,和商戶打交道時又要考驗情商、斗智斗勇,真的是很不容易!”王煥明說,今后的工作中,他們會增加對街巷的巡查頻次,及時整治單車停放亂象,盡量不給城管隊員‘添堵’。”
變形記2
城管隊員遭遇修車難題
體驗高溫下的運維工作
“共享單車運維人員工作主要分三類,一是主要對路面上的單車進行巡查、檢修;二是對電量不足的車輛進行電池更換;三是負責將站點外的單車拉回站點。”在另一路人馬中,共享單車運維人員林圣超邊上手操作邊介紹,為城管人員做好“崗前集訓”。
從西街肅清門到芳草園,一路上只要看到共享單車停放點,大家便會停下腳步,對共享單車進行整理和檢修。烈日下,不一會兒,每個人就都汗流浹背。
而在西街上整理亂停放的共享單車時,城管隊員楊子云發現有一輛共享單車的車鏈掉了,帶隊的共享單車運維人員立即拿出修理工具,指導他進行檢修。雖然只是簡單的將鏈子裝回齒輪,但由于缺乏操作經驗,楊子云還是手忙腳亂,“運維工作可不是簡單的把單車整理、擺放好,他們每個人都要會維修,所以真的是技術活。”
“通過這次工作互換,更能體會雙方工作的不容易,也希望市民能文明用車,這樣能很大程度減輕工作量。”城管隊員楊子云告訴記者,其實城管隊員和共享單車運維人員工作早已彼此“交融”,大家還建了一個微信群,經常在線交流,“我們日常巡查時,有時會直接把亂停放的共享單車整治了,如果是處理不了的情況,就會發到群里通知運維人員及時處理。”
變形記3
學生志愿者雙重體驗
呼吁文明共享 讓城市更美好
來自泉州市第六中學的學生鄭蔡宏和他的同學一起主動報名參加了此次活動,體驗了一回城管工作,“我們與城管隊員一起巡查時,遇到的最多的就是共享單車不文明停放的問題。”
一路上,學生志愿者們一邊同共享單車運維人員交流,一邊切身體驗著城管工作,他們感受頗深,“這種高溫天氣下,不管是城管還是共享單車運維人員還要在各街巷里來回巡查、搬運,一不小心就會中暑,希望大家在使用共享單車的同時,要文明停放以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
據悉,自2017年共享單車開始入駐鯉城以來,鯉城區便率先發聲,由區委文明辦定期牽頭組織區城管局、鯉城公安分局、鯉城交警大隊等部門召集共享單車運營商召開“共享單車 共創文明”等相關主題座談會,組建共享單車志愿服務隊并建立“泉州鯉城區共享單車志愿服務群”微信群,做到隨時發現問題,立即整改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