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由鯉城區政協文史學宣委、中共鯉城區委文明辦、臨江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辦的泉州文化與核心價值觀專題圖片展在臨江街道萬壽路75號(原水產倉庫)開幕。
取材泉州身邊故事
生動闡釋核心價值觀
“這些素材的來源,一方面是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另一方面是去實地考察,通過走訪現場、聽專家學者的講座記錄下來的。”區政協委員吳湘霖是此次圖片展的作者,他告訴記者,該展覽以核心價值觀的思想主張為線索,經過三個月的籌備,遴選出130幅作品,以泉州本土文化為切入點,對核心價值觀進行全面、深入的展現。
“老一輩的泉州人都喜歡一種特色食品‘信杯餅’,這個‘信杯’取言而有信之意。”
“堅持在西街免費奉茶二十多年的蘇老伯和黃阿婆積小善為大德,引導了古城奉茶心,這就是友善。”
“民國重修的儒家泮宮門樓嵌入基督教的小天使,除了宗教融合外,我們還可以看到的是各宗教、民族之間的和諧相處。”
活動當天,吳湘霖為前來觀展的觀眾悉心講解每一張圖片背后所蘊含的意義。他表示,希望通過泉州的身邊故事,讓觀眾了解泉州文化的同時,學習、接受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通過接地氣的方式,讓泉州文化回歸大眾生活,喚起人們對泉州文化的熱愛。”
進社區、進學校
傳遞“身邊”的核心價值觀
此次展覽,鯉城區實驗小學組織了小學生講解團前往活動現場,為觀眾講解圖片背后的故事,董宇凡同學是其中一員,他當天負責講解的是“和諧”主題,在為觀眾講解的同時,他表示自己也深受啟發。“我感覺很震撼,多個宗教居然能夠融合在一塊小小的石碑里。”
董宇凡同學所說的是此前于德濟門遺址出土一塊石墓蓋,兩面分別刻著古基督教十字架和伊斯蘭教云月圖。“從中可以看出古時候泉州人的包容,正因為這樣,才能吸引其他客商來泉州經商,才有‘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盛況。”董宇凡同學感慨道。
這次是圖片展的首秀,接下來,鯉城區委文明辦還將開展泉州文化與核心價值觀圖片展進校園、進社區活動。“希望通過這些身邊故事、圖片,更加形象、具體地展示泉州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學習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