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強則國強。為保護祖國花朵,2018年開學季,鯉城區各部門、學校迅速行動起來,為營造安全穩定校園環境做努力。
多部門聯合,加強校園周邊秩序管理
日前,鯉城區委文明辦、區行政執法局、區教育局等部門聯合開展校園周邊秩序督查,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秩序管理,區委常委曾朝陽參加。當天,檢查組先后走訪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亭店小學、泉州市第一中學、泉州市外國語中學、鯉城區第五實驗小學等校園周邊進行檢查。
在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北校區外,愛國路改造施工給師生出行造成不便,檢查組要求工程指揮部加強協調,加快施工速度,為師生出入留出必要通道,完善臨時停車場的交通標志和設施。并要求相關部門配合,在上學期間維持交通秩序,營造有序交通環境。
在亭店小學,檢查組以校園周邊的食雜店、超市為重點對象逐一排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食品經營許可證過期未更換、銷售“三無產品”等問題,檢查組責令商戶采取下架退市等措施,限期整改完畢。
去年6月以來,鯉城區在全市率先建立“1+X+志愿者”網格化管理模式,把47所中小學校納入網格化管理,發揮職能部門作用和“五老”志愿者、學生家長、教師志愿者等力量,加強秩序引導。
家長自愿服務,為孩子出行保駕護航
9月18日上下學期間,在通往鯉城區實驗小學的各個路口多了幾名身穿橙黃色馬甲的志愿者,在路口維持交通秩序,勸阻電動車開到學校門口,原本擁堵的校門口變得寬敞不少。
“我們學校周邊街巷較窄,以前上下學經常堵車,也存在不少安全隱患。”鯉城實小副校長張江鋒告訴記者,為此鯉城實小以班級為單位組建家長志愿服務隊,每天由20名家長志愿者在上下學時間段進行交通疏導。
廖珊玲是家長志愿服務隊中的一員,在得知學校要組建家長志愿服務隊,便報名加入。昨天,她與其他19名家長一同在通往學校的各個路口維持交通秩序,將電動車攔截在路口外,遇見低年級的學生,他們還主動幫家長們把孩子送進學校。“由于志愿服務隊成員較多,每位家長每學期只需服務一天。”張江鋒告訴記者,一次志愿服務換來長期接送不堵車,孩子們更安全了家長也更放心了。
除了鯉城實小,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也有這么一支志愿服務隊——“家長義工服務隊”,這支隊伍于2017年5月建成,每天上下學期間,他們都會在涂門街、羊公巷、東觀西臺等路口維持交通秩序。
接下來,鯉城區將進一步完善“定期綜合督查、部門專項整治、網格日常巡查”的常態化運行機制,營造安全、有序、整潔的校園周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