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四天的泉州元宵燈會成功落下帷幕,前天上午,鯉城傳統花燈展區的撤燈工作已全部完成。據了解,本次新門街展區展出的721盞花燈里,200盞傳統精品花燈由市里回收,送至泉州市藝術館收藏;300盞少兒花燈由參展的5所學校各自回收;其余的花燈,一部分收至鯉城區文化館保管,另一部分則暫時保管在泉州新門街旅游文化公司。
據鯉城區元宵花燈展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被撤下的花燈,并不會就此束之高閣,未來將根據各自不同的功能特點,有著不同的安排,“我們會根據不同的功能,放到展館、古大厝里面。”
鯉城新門街傳統花燈展區,工人們正在撤燈
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千盞。
元宵,因花燈而美;賞燈,因公益而暖;古城,因文明而靚。
鯉城元宵燈會的那些“小插曲”,再回想都好暖心。
消防戰士肩負使命,忠誠履職盡責
鯉城公安分局在元宵安保指揮部設立報警點,4天時間共為20名走失兒童找到親人
花燈之下,那一抹“志愿紅”極為亮眼
01、全程展現古城文明 垃圾幾乎不落地
今年元宵燈會期間,由早報東南公益、鯉城區委文明辦、豐澤區委文明辦、市垃圾分類辦聯合發起的“文明賞燈”倡議,得到了社會各界積極響應。據統計,元宵燈會期間,在鯉城、豐澤兩個轄區服務的志愿者多達兩千多人次。賞燈過后,花燈展區依然整潔,是廣大市民和環衛工人一同努力的成果。
“燈會四天,在新門街展區服務的志愿者達1200多人次,有的志愿者雖然只報名一人,卻來了一家子,可見群眾自發參與的熱情有多高!”鯉城區委文明辦主任連潔介紹,從節前發出志愿者征集倡議,到實際提供志愿服務期間,發生了許多令人感動的瞬間,“可以說不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志愿者們一直在行動”。
02、燈會上與親人走散 鯉城交警幫尋回
“我女兒走丟了,你們能幫我找找嗎?”3月2日晚上8點40分,一位從晉江到新門街賞花燈的女士,10多歲的女兒走丟了。她在展區找了半天,但人山人海,她怎么也找不到。無奈之下,該女士向鯉城交警大隊五中隊民警求助,并告訴他們女兒的體貌特征。民警通知6部正在巡邏的警用摩托車,沿途尋找,10多分鐘后,幫這位女士找到了自己的女兒。
不久后,另一位女士也跟五中隊民警求助稱,她12歲的女兒走丟了。通過指揮中心的聯系,這位女士也找到女兒。
03、文學作家身臨其境 感受古城元宵的熱鬧
元宵夜(3月2日晚),一年一度的泉州元宵燈會如約達到了歡樂的沸點。在涌動的人潮里,有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就是前來參加“刺桐點燈紅”——2018年泉州古城元宵筆會的20位海內外文學名家。這些文學界的大咖們和廣大市民一樣,被璀璨花燈所吸引,更被洋溢的激情所感染。他們一邊賞燈,一邊贊嘆這場底色紅艷的古城盛會,稱這樣的元宵,是閩南味十足的元宵,是充盈著幸福感的元宵。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當20位文學名家隨著人流從新門街芳草園來到梨園古典劇院廣場時,見到了本屆燈會的“燈王”——“中國夢”大型主題座燈時,不禁連聲贊嘆,稱這氣勢雄渾的花燈再現了祖國的盛世氣象。沿街的一些精品宮廷燈,圖案華美,做工精細,同樣令名家們流連耽湎。
元宵節不僅是泉州人民的狂歡,亦是泉州人民為世界獻上的精彩盛宴。泉州再次釋放了專屬于“光明之城”的魅力!(綜合整理于泉州廣播電視臺 泉州網 鯉城公安 鯉城交警微發布 文明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