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零地增長”和“高基數增長”之困,鯉城區搶抓機遇、逆勢而上,加大對江南新區的開發建設,一個個城建項目加快推動,城市承載能力和宜居水平顯著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數也節節攀升。在鯉城區筍江路高山安置區的施工現場,規劃建設的14棟時尚現代的商住樓拔地而起,其中10棟樓工程建設已完成,工人們正在第四標段的四棟樓樓層間忙碌著,加緊進行貼磚、粉刷、安裝防護欄等內外部裝修,預計明年9月交房。而在過去,這里曾是低矮危舊、磚石結構為主的民宅,舊房改造的推進讓安置戶很是欣喜。
自去年鯉城區江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興賢路舊址搬遷到筍江路新址后,就醫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周邊市民到這里看病,不但停車方便了,就醫更規范了,還能享受到更加優質的醫療配套服務。這里已經成為附近一帶居民診療的好選擇。
鯉城區江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書記尹海鷹表示,搬到新址以后,服務中心建筑醫療面積從7000多平方米增加到11000多平方米,引進了彩超等新檢驗設備,醫院床數從50多張床位增加到100張,病房包括產房手術室設備全面更新,患者就診環境得到很大改善。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建設,由鯉城區筍江路兩側18個項目共同組成的“筍江新城”已顯現出來。泉州市中醫聯合醫院、鯉城公共衛生服務中心、鯉城文體活動中心、水果批發市場都已投入使用;江南學園中,鯉城區第二實驗幼兒園、第三實驗小學都已對外招生,泉州七中江南新校區也在加緊建設。江南新區公園成為市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高山安置區等民生項目將陸續建成,新天城市廣場將于今年12月對外營業。隨著商家和居民的不斷入駐,一個集居住、醫療、教育、休閑、娛樂、商務為一體的“新區小都市”逐漸展現在大家面前。
鯉城區金龍街道高山社區書記林嬌雄表示,五年來,江南新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山社區的群眾也享受到了這些變化帶來的優勢,特別是教育資源、醫療資源以及就業的機會增加。
筍江新城建設只是鯉城江南新區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鯉城區樹立產城、人文、生態融合發展理念,以“三舊”改造、石結構房屋改造、“美麗社區”建設等為抓手,成片規模開發建設江濱南路沿線、站前大道兩側、筍江路兩側等片區,城市綜合承載能力越來越強。建成站前大道鯉城段、池峰路七支路等一批重要路網,城市格局進一步拉開,逐步打造出高端時尚、產城融合、生態宜居的現代化都市產業新型城區。(記者 肖銘微 陳晉杰 |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港首次出口新能源汽車組件2025-05-0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