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鄰盜斧”,您或許聽過這個成語。從前有個人,家中斧子不見了,他懷疑鄰居家的兒子偷了,便覺得那人的一舉一動都像偷斧子的人。不久后他在山谷里發現自己的斧子,再看鄰居的兒子,又覺得他不像偷斧子的人了。這個成語用來形容用成見觀察世界,必然歪曲事物原貌。
前日鯉城區臨江街道的許某就做了件“疑鄰盜斧”的事,他的懷疑對象是認識20多年的老朋友鄒某。
老鄉來做客
藏在電視機下的錢沒了
來自江西、年近50歲的男子鄒某,與小自己六七歲的老鄉許某認識20多年了。鄒某目前在石獅海邊跟著船老大跑船,許某則是一名摩的司機。前天上午,鄒某剛好休息,來市區找許某玩。由于白天要忙著載客,許某沒空招呼鄒某,就讓鄒某待在自己位于溪亭社區的出租房里。
許某忙了一天,下午6點多回到住處,鄒某也剛好從外面溜達回來。許某發現家里的電視機好像有被挪動的痕跡,他攢了3個月的8000元就藏在電視機下。許某搬開電視機,發現錢不見了,當即懷疑是鄒某所為。面對許某的質問,鄒某否認,許某便報警。
民警調查后發現,許某的出租房并沒有被撬過的痕跡,就將懷疑對象鄒某帶回調查。
老鄉有“前科”
錢就是他偷的
經民警調查,鄒某并無任何犯罪前科。許某之所以認為是鄒某盜竊,是因為以前他懷疑鄒某有小偷小摸的行為。幾年前鄒某來找許某玩,許某發現自己的錢少了200元,就懷疑是鄒某偷的,但由于是老鄉,丟的錢也不多,他就不再追究。年初許某因故要回老家一個月,鄒某剛好閑著沒事干,他就將自己的電動車借給鄒某,讓他沒事去載客賺錢。沒想到他回來沒幾天,他放在出租處且鎖得好好的電動車丟了,他就懷疑鄒某配了鑰匙,偷偷把電動車騎走。
為了調查真相,當晚技術人員也到出租房內,采集指紋進行鑒定。整個晚上民警反復做鄒某的思想工作,鄒某一再否認。鄒某說自己在房間里,沒事干就看電視,看電視肯定會碰到電視機。但他的確沒有偷錢,更不知道電視機底下藏錢。
烏龍一場
原來是忘了藏錢的地方
當晚11點多,許某先行回到住處。昨日凌晨1點多,許某匆匆趕來派出所告訴民警,他的錢已經找到了。
原來,事發前一個星期,鄒某來找過許某,因為擔心鄒某偷錢,他將放在電視機底下的8000元轉移到房間里的一個小箱子里,沒想到自己竟然忘了。
因為兩人的事情,民警也忙了一個晚上,許某一再向民警表示歉意。鄒某平白無故被20多年的朋友懷疑,非常不爽,許某也向鄒某表達自己的歉意。真相大白后,兩人一同離開派出所。(記者 蘇凱芳 王盼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港首次出口新能源汽車組件2025-05-0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